丁
丁
①病名。出《素問·生氣通天論》。丁通疔,因古無疔字。泛指外科化膿性感染之狀若釘形者,或預后較重危者。《素問·生氣通天論》:“高梁之變,足生大丁。”《瘍醫準繩》卷二概括其病因證候為:“大抵如豆、如臼、如箔金、如茱萸、如石榴籽,或發疹搔破而青黃赤色汁出,或衣服觸著而疼痛而生,或白而腫實,或赤而浮虛,其狀不一,……若因剝割疫死牛、馬、豬、羊,瞀悶身冷,遍身俱有紫皰,此疔毒也。”歷代醫學家在命名上十分繁雜,有以疔形命名者,有以疔發部位命名者,有以疔之色澤命名者,有以動物名命名者等等,現列舉較為多見者,如:滿天星疔、紅絲疔、爛疔、麻子疔、石疔、雄疔、雌疔、火疔、暗疔、烏茄疔、水疔、蛇眼疔、蛇頭疔、水蛇頭疔、蛇節疔、蛇背疔、蛇腹疔、斷指疔、蛀節疔、泥鰍疔、鰍肚疔、魚肚疔、魚尾疔、魚臍疔、牛疔、馬疔、豬疔、羊疔、狗疔、牛拘疔、牛皮疔、馬口疔、羊須疔、羊毛疔、托盤疔、穿板疔、手槽疔、松子疔、鹽膚疔、浮漚疔、瓜藤疔、楊梅疔、驢馬疔、蜈蚣疔、豆腐疔、水洗疔、刀鐮疔、葡萄疔、冷疔、脫骨疔、血疔、卷簾疔、忘汲疔、燕窩疔、驪龍疔、騰虎疔、針腦疔、赤疔、青疔、黃疔、白疔、黑疔、赤面疔、白刃疔、黑靨疔、紫靨疔、黃鼓疔、疫疔、人中疔、承漿疔、印堂疔、迎香疔、合谷疔、手丫疔、火焰疔、手背疔、虎口疔、指疔、螺疔、沿爪疔、中節疔、足底疔、穿心疔、頰疔、顴疔、鼻疔、鎖口疔、反唇疔、髭疔、虎須疔、眉疔、對疔、正對口疔、偏對口疔、足面疔以及用數字表示的五疔、十三疔、三十六疔、十指疔等約百余種,詳見各該條。
②天干的第四位。常用以紀年、紀日。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