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病
膽病
六腑病候之一。出《靈樞·邪氣臟府病形》。因肝氣有余、濕熱蘊膽、膽氣虛怯或猝受驚恐所致。肝氣與七情有密切關系,故膽病多有脅痛及精神神志方面癥狀。膽內藏清汁而主疏泄,所以膽液被阻,不得泄越,每致發黃。膽病有寒熱虛實之分。據《脈經》卷二,“膽實者證見腹中氣滿、飲食不下、咽干、頭重痛、灑灑惡寒、脅痛。膽虛者證見眩、厥、痿、足指不能搖、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黃、失精(目巟)(目巟)。《太平圣惠方》卷三:“若虛則生寒,寒則恐畏,不能獨臥,其氣上溢,頭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嘔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將捕之,咽中介介,數數好唾,是為膽虛冷之候也。”“若肝氣有余,膽實,實則生熱,熱則精神驚悸不安,起臥不定,胸中冒悶,身體習習,眉頭傾萎,口吐苦汁,心煩咽干,此是膽實熱之候。”《儒門事親》卷七:“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膽病有調肝利膽、清化濕熱、和解少陽、溫膽安神等治法。參見膽病各條。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