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雜
證名。見《丹溪心法》。簡稱嘈,一作(饣曹)雜、(饣曹)癥、心嘈。指心脘間懊憹、難受,莫可名狀的癥候。《醫林繩墨》卷二:“夫嘈雜者,似饑不饑,似痛不痛,有若熱辣不寧之狀,或兼痞滿惡心,漸至胃脘作痛。治宜開郁行氣、清痰降火。如樸附二陳湯加姜汁、炒山梔可也。痞悶加蒼術,如久而不愈當歸、山藥、茯苓、黃連、陳皮、甘草、生地黃、貝母之類……”臨床又有火嘈、痰嘈以及酸水、氣郁、蛔蟲入胃等因素引致之嘈雜。因于火者,兼有食后即饑,雖食而不飽等癥,宜降火為主,用和中湯、左金丸、三圣丸等。濕痰壅盛,氣悶多痰,似饑非饑,不思飲食者,宜和胃化痰,用白術丸、二陳湯、曲術丸。如屬痰火,用軟石膏丸,或三補丸加蒼術、半夏。食郁作熱者,先宜治火,后用消導。酸水釀中而嘈雜,多屬脾胃虛寒,水谷難化,停飲作酸,常兼見泛酸等癥,宜理中和胃,用溫胃飲、六君子湯。陰分耗傷者,用理陰煎、金水六君煎。氣郁胸膈者,癥見心胸痞悶而嘈,宜理氣寬胸,用氣郁湯,逍遙丸。蛔蟲作嘈,但治其蛔,嘈雜自可向愈。參見火嘈、痰嘈等條。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以心地清寂對塵世嘈雜———童話…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