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
㈠(pī,音譬)
①排除,祛除。《靈樞·憂恚無言》:“兩瀉其血脈,濁氣乃辟。”
②相著。指血脈或腸胃等組織相斂著。《素問·調經論》:“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塊然而不痛。”《靈樞·根結》:“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亻聶)辟,皮膚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一說指“避迭。”如王冰注:“辟,辟迭也。”一說指邪僻。如張介賓注:“辟,邪僻不正也。”一說指氣不足。如楊上善注:“攝辟,腸胃無氣也。”)③遺開,屏去。《素問·氣穴論》:“帝乃辟左右而起。”
④指疾病。見“辟積”。
⑤偏欹。《素問·氣交變大論》:“筋骨并辟,肉瞤瘛,”張介賓注:“并,拘攣也。辟,偏欹也。”
⑥克伐。《素問·氣交變大論》:“肅殺而甚,則剛木辟著。”
⑦指外周廣闊度。《靈樞·腸胃》:“廣腸傅脊,以受回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
㈡(bì,音避)
①通“避”。退避。《素問·五常政大論》:“敦阜之紀……濕氣乃用,燥平乃辟。”
②通“襞”。衣裙之皺褶,引申為重復積累,見“辟積”。
③通“(辟^足)”。《素問·氣交變大論》:“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筋骨并辟。”
④征召。《三國志·華佗傳》:“太尉黃琬辟,皆不就。”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