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脾虛藥膳
小兒脾虛藥膳
中醫認為,脾的功能是運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養分供身體利用。“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脾屬土,喜燥惡濕。夏季氣候多雨而潮濕,濕濁寒涼之氣易損傷脾之陽氣,容易產生脘腹脹痛,食少倦怠,肢倦乏力,泄瀉,水腫等癥狀。在此氣候條件下,若飲食寒涼無度,易造成夏季胃腸疾病的高發。因此,飲食上宜清淡,多選用祛暑利濕、滋陰益氣之品,適當控制冷飲等。平時可對證選用下列藥膳調理:
荷葉綠豆粥 鮮荷葉1大張,綠豆2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先將綠豆、粳米煮成稀粥后,加入冰糖,攪拌均勻。趁熱將荷葉蓋在粥面上,待粥成淡綠色,即可食用。荷葉苦辛氣香,既能清解濕熱,又能利濕止瀉;綠豆清熱解毒,祛暑止渴;粳米甘平益胃。荷葉綠豆粥有祛暑清熱、和中養胃作用,適用于小兒夏季發熱口渴、食欲不振等證,為夏季小兒清熱解暑的良方。
扁豆香薷湯 扁豆10克,香薷5克,用時加水煎湯,每日分3次服用。方中扁豆醒脾除濕,配以清暑、化食、和中的香薷,共奏清暑、利濕、和中之功效。適用于嬰幼兒夏季常見的濕熱泄瀉和夏季熱,其癥狀為瀉下稀薄或蛋花湯樣稀便,色多綠黃,腹脹腸鳴或持續發熱不退等。
三仙飲 山楂10克,麥芽10克,神曲10克為一次量,加水煎湯,早晚各服一次。此方由中藥處方中常用的“焦三仙”組成,有消食功效。方中山楂可消肉食之積,麥芽消面食之積,神曲消果蔬之積,對于嬰幼兒食積發熱,面黃肌瘦,不思飲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薏仁粥 薏仁30~6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薏仁微寒能清熱,粳米甘淡能利濕,又可健脾,為清補之佳品。適用于夏季腹脹脘悶、不思飲食、大便稀薄的患兒。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