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更年期 巧選中成藥
婦女更年期指卵巢功能從旺盛逐漸衰退到老年的一段過渡時期。一般女性到45歲左右卵巢功能逐漸減退以致完全消失,月經發生改變、逐漸減少,以致停止,性器官進行性萎縮和逐漸衰老,到60歲左右婦女步入到老年期。更年期大約10~15年左右。這一特殊時期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內分泌、軀體和心理方面的多種變化,如婦女月經紊亂、情志異常、多憂多慮、血壓不穩、煩躁不安、烘熱汗出、眩暈耳鳴、心悸頭痛、失眠多夢、浮腫便溏、骨質疏松等,稱為“更年期綜合征”。祖國醫學把更年期歸屬于“臟躁”范疇。中醫認為,無論男性女性,進入更年期,腎氣漸衰,或月經將絕,沖任二脈虛損,或精血不足,氣血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腎陰陽失和,治療應以補脾腎、調沖任為主,兼以疏肝理情志,節嗜欲,適勞逸,慎起居,以配合治療。
中醫對“更年期綜合征”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兩類,以腎陰虛型更多見,癥見頭暈目眩、面部烘熱;腎陰精不足,則耳鳴如蟬;腎陰虛,水火不濟,則心陽浮越,故見心煩易怒、潮熱盜汗。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膝酸軟。屬腎陰虛者可選用“更年安片”。此方在麥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而成,方中生地黃、熟地黃、制首烏、玄參、麥門冬為主藥,滋養肝腎陰血以治本;茯苓、澤瀉、牡丹皮健脾利水、瀉火降濁,使陽入于陰,故為本方輔藥;用珍珠母、磁石重鎮潛陽安神,鉤藤平肝息風而止眩暈,夜交藤養血安神除煩,五味子、浮小麥滋陰斂汗,共為佐藥;仙茅壯陽益腎,妙在陽中求陰,達到陽生陰長的目的,為使藥,諸藥配伍,共奏滋陰降火、除煩止汗、寧心安神之效,為男、女更年期患者所常用。此藥每片0.3克,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白開水送服。臨床證實,此藥除了對肝腎陰虛型效果明顯外,還對心腎不交、肝氣郁結等癥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男女均可服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少進油膩;正在罹患感冒、過敏體質者不宜服用本藥;如伴有月經紊亂或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腎陽虛型的患者則有兼有形寒肢冷、尿頻、夜尿多等癥狀,可以服用中成藥“二至丸”。方中女貞子為主藥,補腎、滋陰、養肝,輔以旱蓮草助主藥養陰益腎,對腎陽虛的更年期綜合征有較好的療效。濃縮型二至丸每10粒重1.7克,口服,每次20粒,每日1~2次,白開水送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