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抽筋不一定缺鈣
也許受電視廣告的影響,在人們的常識中,腿抽筋和缺鈣似乎可以畫等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腿抽筋未必都是缺鈣,中老年人腿抽筋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
臨床上發現,經常腿抽筋,尤其夜間嚴重的中老年患者,大多有過長期大量補充鈣劑的治療史,但補鈣效果都不明顯。檢查發現,他們中多數人只是輕度缺鈣,但是卻都患有下肢部分動脈完
全或不完全閉塞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因下肢動脈血管壁內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早期癥狀是間歇性跛行。由于一些患者行走較長距離后才出現間歇性跛行,還有患者患有腦梗塞,間歇性跛行不明顯,所以該病早期不易察覺。部分患者甚至被當作一般腰腿痛或缺鈣而長期誤診,個別人甚至誤做了骨科手術。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如未能及時正確治療,患者后期非常痛苦,夜間下肢疼得難以入睡,腿足逐漸潰瘍,最后不得不截肢。
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當出現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的癥狀時,應當首先排除臨床較為常見的下肢動脈閉塞癥。而一旦確診為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癥,應當停止補鈣等錯誤治療。即使病人合并缺鈣,也應以食補為主,否則會適得其反。病人應多食富含鈣的小魚、小蝦、奶制品等,適當運動,多曬太陽,確實需補鈣者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服用。
預防下肢動脈硬化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做適當有規律的步行鍛煉,放棄吸煙等不良嗜好,停止吸煙后間歇性跛行可部分改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出現足部發涼時要注意保溫,但不可用暖水袋暖腳或熱水泡腳,因可加重下肢缺血使病情加重,部分患者因皮膚感覺減退對熱不敏感發生燙傷不愈。還應注意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危險因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