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易傷肺早防好過秋
時光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秋季。秋天,意味著天氣轉涼,北風南吹,莊稼收割、儲藏,樹葉轉黃、飄落。風掃落葉的初冬景象也將逐漸呈現出來,對人們來說。秋風吹來倍感涼爽、是比較舒服的季節。不過,由于秋天氣候偏涼,空氣干燥,日夜溫差大,年老體弱者若不注意及時調節、加強保護,也易中招患病。
秋冬季節是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時期。由于秋天天氣轉冷,氣溫容易驟變。若不及時增減衣服,則易受涼感冒,原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者,一旦感冒,呼吸道的防衛能力減退,則易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咳嗽、氣促等癥狀明顯加重,出現發熱或無熱,痰量增多,可為白色泡沫樣或黃色膿痰;病者稍一行動即氣促難受,呼吸困難,唇,指發紺,病者多被迫取坐位或半臥位休息。吸氧或持續吸氧才能稍覺舒服。嚴重患者因氣道內痰液壅塞,體內二氧化碳不易排出,致使二氧化碳潴留,病人稍動即會大汗淋漓,面色紫紅,眼結膜充血.可出現嗜睡、反應遲鈍或昏迷。此時病人病情危重,常擬診斷為阻塞性肺氣腫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被收入院治療,部分病人此時還可合并心力衰竭。出現下肢浮腫,甚至腹部膨脹、腹水。因此,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要盡量預防感冒及肺部感染、特別是氣候易變的秋冬季節。不單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人忌感冒,凡有慢性呼吸道病的病人,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一旦感冒都可加重病情,因為感冒后多會繼發下呼吸道細菌感染,使原來病情加重。
原來身體健康者,一旦勞累受涼,輕則感冒,出現發熱、咽痛、咳嗽、噴嚏、流涕及全身酸痛癥狀;重則急性支氣管炎或肺炎,持續發熱,咳嗽、膿痰及胸痛等,多需住院或積極治療,一般需兩個星期左右才能康復。若不及時積極治療,有時咳嗽、咳痰癥狀可持續兩二個月或更長,既影響工作、又損害健康。秋冬季節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患者往往頻繁發作,縱使平時用藥很少,此時也須增加用藥。
所以,秋天既是秋高氣爽的宜人季節,但對人體健康來說,也是多事之秋,需要高度注意,做好防范,確保身體健康。在此提出以下幾點供各位參考選用:
1、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堅持鍛煉身體,特別是年老體弱者不能不動,不動則痿靡不振,動則精神少病。持之以恒做些力所能及的鍛煉和活動,對增強體質、減少衰退、防止患病有益;有洗冷水澡習慣者應堅持進行,有提高御寒能力;天氣變化快、溫差波動大時,要及時增減衣服,以免受涼、感冒。
2、外出旅游、活動,注意勿過度勞累,要安排好時間,注意休息;還要注意帶備雨具及遮陽傘防止雨淋、日曬,才不會因雨淋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感冒或罹患肺炎,或因太陽暴曬而中暑。另外也勿忘攜帶日常服用的藥物。
秋冬季節是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時期。由于秋天天氣轉冷,氣溫容易驟變。若不及時增減衣服,則易受涼感冒,原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者,一旦感冒,呼吸道的防衛能力減退,則易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咳嗽、氣促等癥狀明顯加重,出現發熱或無熱,痰量增多,可為白色泡沫樣或黃色膿痰;病者稍一行動即氣促難受,呼吸困難,唇,指發紺,病者多被迫取坐位或半臥位休息。吸氧或持續吸氧才能稍覺舒服。嚴重患者因氣道內痰液壅塞,體內二氧化碳不易排出,致使二氧化碳潴留,病人稍動即會大汗淋漓,面色紫紅,眼結膜充血.可出現嗜睡、反應遲鈍或昏迷。此時病人病情危重,常擬診斷為阻塞性肺氣腫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被收入院治療,部分病人此時還可合并心力衰竭。出現下肢浮腫,甚至腹部膨脹、腹水。因此,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要盡量預防感冒及肺部感染、特別是氣候易變的秋冬季節。不單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人忌感冒,凡有慢性呼吸道病的病人,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一旦感冒都可加重病情,因為感冒后多會繼發下呼吸道細菌感染,使原來病情加重。
原來身體健康者,一旦勞累受涼,輕則感冒,出現發熱、咽痛、咳嗽、噴嚏、流涕及全身酸痛癥狀;重則急性支氣管炎或肺炎,持續發熱,咳嗽、膿痰及胸痛等,多需住院或積極治療,一般需兩個星期左右才能康復。若不及時積極治療,有時咳嗽、咳痰癥狀可持續兩二個月或更長,既影響工作、又損害健康。秋冬季節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患者往往頻繁發作,縱使平時用藥很少,此時也須增加用藥。
所以,秋天既是秋高氣爽的宜人季節,但對人體健康來說,也是多事之秋,需要高度注意,做好防范,確保身體健康。在此提出以下幾點供各位參考選用:
1、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堅持鍛煉身體,特別是年老體弱者不能不動,不動則痿靡不振,動則精神少病。持之以恒做些力所能及的鍛煉和活動,對增強體質、減少衰退、防止患病有益;有洗冷水澡習慣者應堅持進行,有提高御寒能力;天氣變化快、溫差波動大時,要及時增減衣服,以免受涼、感冒。
2、外出旅游、活動,注意勿過度勞累,要安排好時間,注意休息;還要注意帶備雨具及遮陽傘防止雨淋、日曬,才不會因雨淋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感冒或罹患肺炎,或因太陽暴曬而中暑。另外也勿忘攜帶日常服用的藥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