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了防心梗
統計表明,每年的10月至11月為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期,對此值得高度警惕。
秋季是氣候變化較大的時節。溫差、風速、大氣壓等均處于波動狀態,這種多變的氣候,尤其是寒流突然襲擊,使中老年人更難適應,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從而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經寒冷刺激,人體的末梢血管常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血壓升高。據臨床測定,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在深秋將增高20毫米汞柱,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缺氧。同時,由于氣溫的變化,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或使原有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病情加重,誘發心肌梗塞。
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警惕心肌梗塞的發生。在堅持必要的藥物治療、保持情緒穩定、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注意防寒保暖等綜合性預防措施的同時,還應切實注意心肌梗塞的以下早期表現:原來有心絞痛的病人,現在發作頻繁,疼痛程度加重,難以緩解;或安靜狀態下心絞痛發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冠狀動脈擴張劑不能緩解,特別是伴有大汗淋漓、四肢發涼,甚至窒息或瀕死感覺者。凡出現上述情況者,均應及時去醫院就醫,切莫貽誤治療時機。
秋季是氣候變化較大的時節。溫差、風速、大氣壓等均處于波動狀態,這種多變的氣候,尤其是寒流突然襲擊,使中老年人更難適應,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從而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經寒冷刺激,人體的末梢血管常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血壓升高。據臨床測定,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在深秋將增高20毫米汞柱,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缺氧。同時,由于氣溫的變化,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或使原有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病情加重,誘發心肌梗塞。
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警惕心肌梗塞的發生。在堅持必要的藥物治療、保持情緒穩定、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注意防寒保暖等綜合性預防措施的同時,還應切實注意心肌梗塞的以下早期表現:原來有心絞痛的病人,現在發作頻繁,疼痛程度加重,難以緩解;或安靜狀態下心絞痛發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冠狀動脈擴張劑不能緩解,特別是伴有大汗淋漓、四肢發涼,甚至窒息或瀕死感覺者。凡出現上述情況者,均應及時去醫院就醫,切莫貽誤治療時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