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自我保健 預防老年癡呆
提起老年癡呆癥,相信許多人已不再陌生。美國前總統里根便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20世紀90年代初,里根就有記憶下降的征兆,時常忘記剛剛說過的話。有一次聊天時他女兒說起里根演過的一個電影角色,里根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不出一年,里根就被診斷為老年癡呆,并且已過了疾病的早期。最后,他除了認識夫人南希外,誰也不認識,甚至不記得自己曾擔任過兩屆美國總統。由此也足見老年癡呆癥對老年人健康的危害極大。
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3億。老齡人口及高齡老人的大量增加,使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也隨之大幅度增長。據資料顯示,我國不同地區患老年癡呆癥者已達4%~7%。也就是說,即使保守估計,全國老年癡呆癥患者也不下500萬人,而全世界的癡呆老人卻早已超過2200萬人。
老年性癡呆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神經遞質改變、慢性病毒感染、金屬作用、環境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而環境因素與精神心理因素可以通過自身的有效調節達到較佳狀態,從而延緩老年癡呆的發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壽命的延長,退休后回家養老、享清福的人越來越多。而老年醫療保健、社區健康宣教卻跟不上需求。一部分老年人從繁重的工作崗位退下來后,面對改變了的環境無所適從,成天既不動腦又不活動,無所事事打發舒適安逸的時光。殊不知,突然放松,環境的改變和精神心理因素都對大腦細胞是一種損傷,會導致腦功能減退而產生智能障礙,久之則可加速老年癡呆癥的發生。那么,怎樣通過自我保健以延緩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一、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老同志退休后對改變的環境一時難以適應,過度留戀過去的生活和同事朋友,會損傷大腦細胞。因而,老人自己要認識到年老退休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應該穩定情緒,保持良好心態。同時,要適時融入社會,敞開心扉,多與人交流,主動參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群體社會活動。家庭成員也要設法營造良好的氛圍,以幫助老人盡快適應角色轉換。另外,老年人居住環境要保持充足光照,英國曼徹斯特皇家敬老院醫生哈里·阿倫等通過研究認為:大多數人在明亮的日光下都會感到情緒的改善,癡呆患者也一樣,明亮的光線會穩定他們的情緒,而昏暗的環境則會加重他們的癥狀。老年人每天至少要接受2小時以上的亮光照射,以防止或延緩癡呆的發生。
二、注重調整心理因素
良好的心態是營養大腦細胞的良藥。老年人容易情緒化,喜歡操心,今天擔心這個,明天擔心那個,心事重重,難以灑脫。特別是退休后,想起昨日風風火火,四處奔忙,今日賦閑,難免失落。自己要注意有效調節,如完成年輕時未了的心愿,學書法學作畫、彈琴跳舞、上老年大學等都是很好的辦法。
三、加強腦功能鍛煉
多動腦,多學習,如看報讀書、下象棋、學外文、背詩詞、學電腦、習書畫,也可玩智力拼圖、制作模型,特別是與人交談討論等,都可以幫助保持和增強記憶功能和智能。給自己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標,多做開發記憶力和智力的健腦活動,適度的壓力對活躍大腦有促進作用。據統計資料顯示,文化水平高者老年性癡呆的發病率低于體力勞動者及文盲者。有人曾對癡呆的發病率作過分組統計,發現文盲組比小學組和中學組高1倍以上,尤其是文盲組與中學組相比,癡呆的發病率幾近3倍。有道是大腦越用越靈活,老年人尤其如此。如此同時,還應注意堅持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既可強身健體,也可鍛煉小腦的共濟能力。經常活動四肢,身體各部位才能協調好,也就不容易出現認知功能衰退和運動失調,同時對記憶也有明顯的幫助,推遲大腦的老化。有研究認為,頻繁活動手指,對預防動脈硬化,防治癡呆有益。
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3億。老齡人口及高齡老人的大量增加,使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也隨之大幅度增長。據資料顯示,我國不同地區患老年癡呆癥者已達4%~7%。也就是說,即使保守估計,全國老年癡呆癥患者也不下500萬人,而全世界的癡呆老人卻早已超過2200萬人。
老年性癡呆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神經遞質改變、慢性病毒感染、金屬作用、環境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而環境因素與精神心理因素可以通過自身的有效調節達到較佳狀態,從而延緩老年癡呆的發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壽命的延長,退休后回家養老、享清福的人越來越多。而老年醫療保健、社區健康宣教卻跟不上需求。一部分老年人從繁重的工作崗位退下來后,面對改變了的環境無所適從,成天既不動腦又不活動,無所事事打發舒適安逸的時光。殊不知,突然放松,環境的改變和精神心理因素都對大腦細胞是一種損傷,會導致腦功能減退而產生智能障礙,久之則可加速老年癡呆癥的發生。那么,怎樣通過自我保健以延緩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一、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老同志退休后對改變的環境一時難以適應,過度留戀過去的生活和同事朋友,會損傷大腦細胞。因而,老人自己要認識到年老退休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應該穩定情緒,保持良好心態。同時,要適時融入社會,敞開心扉,多與人交流,主動參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群體社會活動。家庭成員也要設法營造良好的氛圍,以幫助老人盡快適應角色轉換。另外,老年人居住環境要保持充足光照,英國曼徹斯特皇家敬老院醫生哈里·阿倫等通過研究認為:大多數人在明亮的日光下都會感到情緒的改善,癡呆患者也一樣,明亮的光線會穩定他們的情緒,而昏暗的環境則會加重他們的癥狀。老年人每天至少要接受2小時以上的亮光照射,以防止或延緩癡呆的發生。
二、注重調整心理因素
良好的心態是營養大腦細胞的良藥。老年人容易情緒化,喜歡操心,今天擔心這個,明天擔心那個,心事重重,難以灑脫。特別是退休后,想起昨日風風火火,四處奔忙,今日賦閑,難免失落。自己要注意有效調節,如完成年輕時未了的心愿,學書法學作畫、彈琴跳舞、上老年大學等都是很好的辦法。
三、加強腦功能鍛煉
多動腦,多學習,如看報讀書、下象棋、學外文、背詩詞、學電腦、習書畫,也可玩智力拼圖、制作模型,特別是與人交談討論等,都可以幫助保持和增強記憶功能和智能。給自己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標,多做開發記憶力和智力的健腦活動,適度的壓力對活躍大腦有促進作用。據統計資料顯示,文化水平高者老年性癡呆的發病率低于體力勞動者及文盲者。有人曾對癡呆的發病率作過分組統計,發現文盲組比小學組和中學組高1倍以上,尤其是文盲組與中學組相比,癡呆的發病率幾近3倍。有道是大腦越用越靈活,老年人尤其如此。如此同時,還應注意堅持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既可強身健體,也可鍛煉小腦的共濟能力。經常活動四肢,身體各部位才能協調好,也就不容易出現認知功能衰退和運動失調,同時對記憶也有明顯的幫助,推遲大腦的老化。有研究認為,頻繁活動手指,對預防動脈硬化,防治癡呆有益。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