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三七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7 6:17:38 

菊三七 Radix Gynurae Segeti 
(英) Gynura Root
別名 紅背三七、土三七、破血丹。
來源 為菊科植物三七草Gynura segetum (Lour.)Merr. 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1.5m。莖直立,帶肉質,有細縱棱。基生葉簇生,匙形,全緣或有鋸齒或羽狀分裂,下面帶紫綠色;莖生葉互生,長橢圓形,長10~25cm,寬5~10cm,羽狀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針形,邊緣淺裂或有疏鋸齒,葉柄基部有假托葉l 對。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總苞圓柱形,苞片2層,外層絲狀;筒狀花金黃色,兩性。瘦果狹圓柱形,褐色,有棱,冠毛多數。花期9~10月。
生于陰濕肥沃處;或有栽培。產四川、云南、廣東、廣西、江西、江蘇、湖南。
采制 秋季挖塊根,栽培的于第2年采挖,鮮用或曬干。
性狀 根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全體多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弧狀溝紋,在突起物頂端常有莖痕或芽痕,下部有須根或已折斷。質堅實,不易折斷,新鮮時白色,干燥者呈淡黃色,有菊花心。味甘淡后微苦。
化學成分 含菊三七堿甲〔seneciphyllinine)、菊三七堿乙(seneciphylline)。
性味 性溫,味甘、苦。
功能主治 破血散瘀,止血,消腫。用于跌打損傷、創傷出血、吐血、產后血氣痛。

(英) Gynura Root
別名 紅背三七、土三七、破血丹。
來源 為菊科植物三七草Gynura segetum (Lour.)Merr. 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1.5m。莖直立,帶肉質,有細縱棱。基生葉簇生,匙形,全緣或有鋸齒或羽狀分裂,下面帶紫綠色;莖生葉互生,長橢圓形,長10~25cm,寬5~10cm,羽狀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針形,邊緣淺裂或有疏鋸齒,葉柄基部有假托葉l 對。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總苞圓柱形,苞片2層,外層絲狀;筒狀花金黃色,兩性。瘦果狹圓柱形,褐色,有棱,冠毛多數。花期9~10月。
生于陰濕肥沃處;或有栽培。產四川、云南、廣東、廣西、江西、江蘇、湖南。
采制 秋季挖塊根,栽培的于第2年采挖,鮮用或曬干。
性狀 根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全體多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弧狀溝紋,在突起物頂端常有莖痕或芽痕,下部有須根或已折斷。質堅實,不易折斷,新鮮時白色,干燥者呈淡黃色,有菊花心。味甘淡后微苦。
化學成分 含菊三七堿甲〔seneciphyllinine)、菊三七堿乙(seneciphylline)。
性味 性溫,味甘、苦。
功能主治 破血散瘀,止血,消腫。用于跌打損傷、創傷出血、吐血、產后血氣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菊三七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