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眼睛草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6 20:56:27 

釋名 澤漆、綠葉綠花草。
氣味 (莖、葉)苦、微寒、無毒。
主治 1、咳嗽上氣、脈沉。用澤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參、白前、生姜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心各三兩,最后煎成藥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2、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進食)。用澤漆四兩,大黃、葶藶各三兩,搗爛篩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3、水所蠱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滿,湍息、浮腫)。用澤漆曬干,研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二丸,白開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覺暖、小便通暢,即為服藥見效。
4、腳氣赤腫,走路疼痛。用澤漆鷺鷥藤、蜂窠,等分為末。每取一兩,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處。
5、牙痛。用澤漆研為末,開水泡汁漱口。
6、瘰疬。用澤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時先以椒、蔥、槐枝把患處洗凈,然后用膏涂搽,幾次之后好可見效。
7、癬瘡。用澤漆曬干,研為末,調油涂搽。
附方 澤漆是利水的名藥,功效很象大戟,但澤漆的莖葉煮熟之后便沒有毒,因此更宜推廣利用。
氣味 (莖、葉)苦、微寒、無毒。
主治 1、咳嗽上氣、脈沉。用澤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參、白前、生姜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心各三兩,最后煎成藥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2、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進食)。用澤漆四兩,大黃、葶藶各三兩,搗爛篩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3、水所蠱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滿,湍息、浮腫)。用澤漆曬干,研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二丸,白開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覺暖、小便通暢,即為服藥見效。
4、腳氣赤腫,走路疼痛。用澤漆鷺鷥藤、蜂窠,等分為末。每取一兩,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處。
5、牙痛。用澤漆研為末,開水泡汁漱口。
6、瘰疬。用澤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時先以椒、蔥、槐枝把患處洗凈,然后用膏涂搽,幾次之后好可見效。
7、癬瘡。用澤漆曬干,研為末,調油涂搽。
附方 澤漆是利水的名藥,功效很象大戟,但澤漆的莖葉煮熟之后便沒有毒,因此更宜推廣利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