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6 20:04:52 


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長10米以上;有地下塊根,圓柱形;小枝密被棕褐色毛。葉柄長5.5-14 厘米,托葉披針形,盾狀著生;三出羽狀復葉,小葉片全緣或淺裂,側小葉歪斜,卵形,中央小葉菱狀卵圓形。總狀花序腋生,花紫紅色;蝶形花冠,旗瓣近圓形,頂端微凹,翼瓣卵形式,龍骨瓣長方形;子房密被毛。莢果線形,長5-11厘米,寬9-10毫米,扁平,密被棕黃色毛。種子扁平,圓形。莖皮纖維可檸成繩索,塊根含淀粉可制葛粉或釀酒。
質地比較厚實并有明顯橫菱紋的絲織物。采用平紋、經重平或急斜紋組織織造。為了達到橫菱紋的外觀效應,經絲細而緯絲粗,經絲密度高而緯絲密度低。經絲多采用人造絲,緯絲采用棉紗或混紡紗;也有經緯絲均采用桑蠶絲或人造絲的。葛有素織葛和提花葛兩類。提花葛是在橫菱紋的地組織上起經緞花,花形突出,別具一格。葛的品種有金星葛、文尚葛、緞背葛等。金星葛的外觀具有較粗橫菱紋并嵌有填芯線,使花紋和地紋凹凸效應明顯,并飾以金銀絲,是較高級的裝飾織物,多用作床墊和沙發的面料。文尚葛經絲采用有光粘膠人造絲,緯絲采用了股絲光棉線,以急斜紋組織交織而成。織物正面形成明顯的橫向菱紋,反面光滑,由浮長較長的經絲組成。分素文尚葛和花文尚葛兩種。前者在多臂機上織制,后者在提花機上織制。文尚葛多用作春、秋季服裝或冬季棉襖面料。
葛
(一)概述
別名甘葛、野葛等。
為豆科葛屬植物葛 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其根、藤莖、葉、花、種子及葛粉均可入藥,葛根藥用價值最高。葛根味甘辛、性平,有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渴之功能,用于傷寒、溫熱頭痛、煩熱消渴、泄瀉、痢疾、癍診不透、高血壓、心絞痛、耳聾等癥的治療。分布于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藤本。塊根圓柱狀,肥厚,外皮灰黃色,內部粉質,富纖維。藤莖基部粗壯,上部分枝,長數米,植株全被黃褐色粗毛。葉互生,具長柄,三出復出有毛,項生葉片菱狀卵圓形,先端漸尖,邊緣有時淺裂;側生小葉寬卵形,邊緣波狀淺裂。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被黃色茸毛,蝶形花冠,紫紅色。莢果長條形,扁平,密被黃褐色硬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
(三)生長特性
葛對氣候的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多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下較溫暖潮濕的坡地、溝谷、向陽矮小灌木叢中。以土層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佳。
(四)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質壤上。在冬季深翻30~50厘米,使風化2~3個月,至第二年春季再耙平,作畦。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3~4月播種。種子用30~35℃清水浸泡24小時,取出晾干表面水分,點播,按行株距50~60厘米挖淺窩,每窩播種4~5粒,再施入人畜糞水,最后蓋3~4厘米厚的細土。
(2)壓條繁殖
當夏季生長繁茂時,選健壯枝條,用波狀或連續壓條法,將葛藤埋入土中使其生根。生根以后,施清淡人畜糞水,并勤除雜草,待次年早春末萌發以前,剪成單株,挖起栽種。栽前按行株距50厘米開穴,穴徑27厘米,深20厘米,填入堆肥,上蓋一層薄土,每穴1~2株,栽后填細上壓緊。
(3)扦插繁殖
在早春未萌發前,選擇節短、生長1~2年的粗壯葛藤,每2-3個節剪成一段,每穴扦插2~3根,插條入土一端以成環狀或半環狀平臥穴中為好,入土深度10~15厘米,蓋上壓緊,再蓋一層松土,上面一端留一個芽露出土面,插后及時噴水。
(4)根頭繁殖
在冬季采挖時,切下10厘米左右長的根頭,直接栽種。
3.田間管理
出苗后需間苗,每穴留壯苗1~2株;苗高17厘米時應設立支柱或搭設棚架,以利藤蔓伸展;苗高170厘米左右時,應摘除項芽,促使分枝。每年中耕除草2~3次,每次中耕除草后都要追肥,追肥以磷鉀肥、廄肥為佳。
4.病蟲害防治
(1)蟋蟀
用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殺。
(2)金龜子
用燈光誘殺或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葉面防治。
(五)采收加工
葛栽培3~4年采挖,在冬季葉片枯黃后到春季發芽以前進行。先制去整藤,挖出塊根,切下根頭作種,除去泥沙,刮去粗皮,切成1.5~2厘米厚的斜片,或對剖后切成1.5~3厘米厚的塊,既可直接曬干或烘干,也可用鹽水、白礬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磺熏后曬干,這樣色更白,品質更好。葛根以塊肥大、色白、粉性足,纖維少者為佳。
-------------------
另:葛----北京方言,即脾氣各色,古怪。有時也用作形容詞,形容什么事兒或什么東西
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