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金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6 13:15:04 

名稱 馬蹄金
別名 荷包草|黃疸草|銅錢草|小挖耳草
拉丁名 Dichondra repens
科名 旋花科
屬名 馬蹄金屬

產地分布:中國南方各省分布較廣,陜西、山西等省已引種栽培。
形態特征:莖細長,節節生根。葉圓形或腎形,背面密被貼生丁字形毛,全緣。花冠鐘狀黃色、深5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花期4月。果期7月,蒴果近球形,種子黃至褐色、被毛。
生長習性:耐陰、耐濕,稍耐旱,適應性強。
繁殖培育:可播種和分株繁殖。
景觀用途:蔓延能力很強,為優良的地被植物。全草可入藥。
【別名】黃膽草、小金錢草[四川]、螺丕草、小馬蹄草、荷包草、九連環、小碗碗草、小迎風草、月亮草
【來源】為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D. evolvulacea (L. f.) Britton],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
【源形態】多年生小草本,長約30厘米。莖多數,纖細,叢生,匍匐地面,節著地可生出不定根,通常被丁字形著生的毛。單葉互生,具柄,葉片圓形或腎形,有時微凹,基部深心形,形似馬蹄,故名馬蹄金。夏初開花,花小,單生于葉腋。朔果膜質,近球形,徑約2毫米。種子2粒。
【性味歸經】辛,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肝炎,膽囊炎,痢疾,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扁桃體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 荷包草|黃疸草|銅錢草|小挖耳草
拉丁名 Dichondra repens
科名 旋花科
屬名 馬蹄金屬

產地分布:中國南方各省分布較廣,陜西、山西等省已引種栽培。
形態特征:莖細長,節節生根。葉圓形或腎形,背面密被貼生丁字形毛,全緣。花冠鐘狀黃色、深5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花期4月。果期7月,蒴果近球形,種子黃至褐色、被毛。
生長習性:耐陰、耐濕,稍耐旱,適應性強。
繁殖培育:可播種和分株繁殖。
景觀用途:蔓延能力很強,為優良的地被植物。全草可入藥。
【別名】黃膽草、小金錢草[四川]、螺丕草、小馬蹄草、荷包草、九連環、小碗碗草、小迎風草、月亮草
【來源】為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 [D. evolvulacea (L. f.) Britton],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
【源形態】多年生小草本,長約30厘米。莖多數,纖細,叢生,匍匐地面,節著地可生出不定根,通常被丁字形著生的毛。單葉互生,具柄,葉片圓形或腎形,有時微凹,基部深心形,形似馬蹄,故名馬蹄金。夏初開花,花小,單生于葉腋。朔果膜質,近球形,徑約2毫米。種子2粒。
【性味歸經】辛,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肝炎,膽囊炎,痢疾,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扁桃體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