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白蘚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5 20:44:08 

中文名: 狹葉白蘚
拉丁名: Dictamnus angustifolius G.Dan. ex Sweet.
科名: 蕓香科 Rutaceae
中文藥材名: 白蘚皮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莖直立,多從基部分枝,有香味,有密集的長絨毛,下部光滑有時有短毛。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6對,有時3–7對,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3厘米,基部鈍楔形,頂端漸尖,邊緣有細小的鋸齒,向背面卷曲,背面沿葉脈有稀疏的白毛,表面光滑;葉軸具毛,基部不呈翅狀。花序總狀,著生在莖頂端,密生暗袂色的腺毛和淡褐色毛;苞片線狀披針形,密生暗褐色腺毛;萼片5,披針狀線形,長7–9毫米,頂端尖銳,密生腺毛;花冠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4.5厘米,淡粉紅色,有紫褐色脈、頂端尖銳或鈍,基部漸收縮呈爪狀;雄蕊10,分離,花藥近于球形,雄蕊絲全部有毛;雌蕊1個,花柱光滑,子房有稀疏的白毛。果實為蒴果,成熟時分裂,每一裂片呈扁平行,沿內側及上端開裂,外果皮灰綠色,表面有油腺和細毛,內果皮黃色;種子2–3粒,近球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 生長在山地森林下及灌木叢中,山地陽坡石質坡地上。
藥用部位: 根皮
藥用成份: 根皮中含有白蘚皮堿(Dictamine C20H9O2N)0.03%、白蘚內脂(Dictamnalactone)、???皮酮(Fraxinellone, C14H16O3)、葫蘆巴堿(Trigonelline)、膽堿(Cholin)。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化濕,止癢。治皮膚搔癢,蕁麻疹,黃水瘡,疥癬,急、慢性肝炎,風濕性關節炎;外用治淋巴結炎,外傷出血。
拉丁名: Dictamnus angustifolius G.Dan. ex Sweet.

科名: 蕓香科 Rutaceae
中文藥材名: 白蘚皮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莖直立,多從基部分枝,有香味,有密集的長絨毛,下部光滑有時有短毛。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6對,有時3–7對,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3厘米,基部鈍楔形,頂端漸尖,邊緣有細小的鋸齒,向背面卷曲,背面沿葉脈有稀疏的白毛,表面光滑;葉軸具毛,基部不呈翅狀。花序總狀,著生在莖頂端,密生暗袂色的腺毛和淡褐色毛;苞片線狀披針形,密生暗褐色腺毛;萼片5,披針狀線形,長7–9毫米,頂端尖銳,密生腺毛;花冠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4.5厘米,淡粉紅色,有紫褐色脈、頂端尖銳或鈍,基部漸收縮呈爪狀;雄蕊10,分離,花藥近于球形,雄蕊絲全部有毛;雌蕊1個,花柱光滑,子房有稀疏的白毛。果實為蒴果,成熟時分裂,每一裂片呈扁平行,沿內側及上端開裂,外果皮灰綠色,表面有油腺和細毛,內果皮黃色;種子2–3粒,近球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 生長在山地森林下及灌木叢中,山地陽坡石質坡地上。
藥用部位: 根皮
藥用成份: 根皮中含有白蘚皮堿(Dictamine C20H9O2N)0.03%、白蘚內脂(Dictamnalactone)、???皮酮(Fraxinellone, C14H16O3)、葫蘆巴堿(Trigonelline)、膽堿(Cholin)。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化濕,止癢。治皮膚搔癢,蕁麻疹,黃水瘡,疥癬,急、慢性肝炎,風濕性關節炎;外用治淋巴結炎,外傷出血。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