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蓼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07-4-15 20:17:29 

學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
英文名:Climbing Seedbox
科名:柳葉菜科 Onagraceae
一年生草本,高20一50厘米;莖近直立或下部斜升,有棱角,多分枝,枝帶四方形,暗帶紅紫色,無毛或有短毛。單葉互生,披針形,長2—5厘米,寬0.6—1.5厘米,近無毛,頂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葉柄短。花1—2,生于葉腋,無柄,基部有2小苞片,萼筒與子房合生,裂片4—5,長約2毫米;花瓣與萼裂同數(shù),黃色,稍短于花萼裂片,早落。蒴果圓柱狀四方形,長1.5—2厘米,直立或微彎,稍帶紫色,成熟后室背成不規(guī)則破裂,有多數(shù)細小的棕黃色的種子。花期7—8月。
各地普遍野生,生于田間水旁,或沼澤地;長江以南各省都有分布。
全草入藥,能清熱利水,可治黃疸、赤白痢疾等癥;葉打爛敷傷口,可止血。 夏秋采集,曬干備用。
【別名】水丁香
【來源】為柳葉菜科丁香蓼屬植物丁香蓼 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
【源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莖基部平臥地上或斜升,節(jié)上多根,上部直立,有棱角,多分枝,被柔毛,秋后變紫色。單葉互生;柄短;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全緣。秋季開黃色花,花1-2朵,腋生,無梗;花萼、花瓣均4-5裂,萼宿存,花瓣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窄成短爪狀,早落;雄蕊與花瓣同數(shù);子房下位,細長如花梗狀。蒴果條狀四棱形,直立或微彎,成熟時變?yōu)榫G紫色。4室,每室有種子1列。
【制法】曬干備用。
【性味歸經(jīng)】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主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膀胱炎,白帶,痔瘡;外用治癰癤疔瘡,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治痢疾,鮮品可用3-4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丁香蓼屬柳葉菜科雜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下部斜升,高30~100厘米,分枝較多,有縱棱,淡紅紫色或淡綠色。葉互生,具柄;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全緣。花單生于葉腋,無柄,基部有兩個小苞片;萼筒與子房合生,裂片4,卵狀披針形;花瓣4,黃色;雄蕊4。蒴果圓柱形,各具四棱,稍帶紫色。種子近橢圓形,褐色。種子繁殖。
丁香蓼生于稻田、渠邊及沼澤地;部分水稻田發(fā)生較多,水稻受危害較重。
適用于滅除水稻田丁香蓼的除草劑及其使用方法如下:
1. 土壤處理劑 10%農(nóng)得時可濕性粉劑20克/畝;10%草克星可濕性粉劑10~15克/畝;10%新得力可濕性粉劑6克/畝。還有丁草胺與農(nóng)得時混劑(丁芐混劑)、快殺稗與草克星混劑(神鋤2號)、快殺稗與農(nóng)得時混劑(二氯芐混劑)等,這些混劑的畝用藥量,按寫在包裝上的使用說明書上的規(guī)定來確定。任選以上土壤處理除草劑的一種在拋栽秧苗后7~10天或插植秧苗后5~7天,用藥肥法或藥土法施藥,施藥時田里必須有3~4厘米深的水層,并在施藥后保持水層5~7天,以后按常規(guī)管理水稻。
2. 莖葉處理劑 25%苯達松水劑200~300毫升/畝;48%苯達松水劑100~150毫升/畝,兌水30公斤,在拋栽或插植秧苗后15~20天,田里已長有眾多的丁香蓼等雜草的草苗時,用噴施法施藥。為使藥液更好地附著在莖葉上,從而提高藥效,在噴藥前1~2天應(yīng)排掉田水,噴藥后1~2天復水,并保持3~4厘米水層5~7天。以后按常規(guī)管理水稻。
英文名:Climbing Seedbox

科名:柳葉菜科 Onagraceae
一年生草本,高20一50厘米;莖近直立或下部斜升,有棱角,多分枝,枝帶四方形,暗帶紅紫色,無毛或有短毛。單葉互生,披針形,長2—5厘米,寬0.6—1.5厘米,近無毛,頂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葉柄短。花1—2,生于葉腋,無柄,基部有2小苞片,萼筒與子房合生,裂片4—5,長約2毫米;花瓣與萼裂同數(shù),黃色,稍短于花萼裂片,早落。蒴果圓柱狀四方形,長1.5—2厘米,直立或微彎,稍帶紫色,成熟后室背成不規(guī)則破裂,有多數(shù)細小的棕黃色的種子。花期7—8月。
各地普遍野生,生于田間水旁,或沼澤地;長江以南各省都有分布。
全草入藥,能清熱利水,可治黃疸、赤白痢疾等癥;葉打爛敷傷口,可止血。 夏秋采集,曬干備用。
【別名】水丁香
【來源】為柳葉菜科丁香蓼屬植物丁香蓼 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
【源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莖基部平臥地上或斜升,節(jié)上多根,上部直立,有棱角,多分枝,被柔毛,秋后變紫色。單葉互生;柄短;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全緣。秋季開黃色花,花1-2朵,腋生,無梗;花萼、花瓣均4-5裂,萼宿存,花瓣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窄成短爪狀,早落;雄蕊與花瓣同數(shù);子房下位,細長如花梗狀。蒴果條狀四棱形,直立或微彎,成熟時變?yōu)榫G紫色。4室,每室有種子1列。
【制法】曬干備用。
【性味歸經(jīng)】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主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膀胱炎,白帶,痔瘡;外用治癰癤疔瘡,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治痢疾,鮮品可用3-4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丁香蓼屬柳葉菜科雜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下部斜升,高30~100厘米,分枝較多,有縱棱,淡紅紫色或淡綠色。葉互生,具柄;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全緣。花單生于葉腋,無柄,基部有兩個小苞片;萼筒與子房合生,裂片4,卵狀披針形;花瓣4,黃色;雄蕊4。蒴果圓柱形,各具四棱,稍帶紫色。種子近橢圓形,褐色。種子繁殖。
丁香蓼生于稻田、渠邊及沼澤地;部分水稻田發(fā)生較多,水稻受危害較重。
適用于滅除水稻田丁香蓼的除草劑及其使用方法如下:
1. 土壤處理劑 10%農(nóng)得時可濕性粉劑20克/畝;10%草克星可濕性粉劑10~15克/畝;10%新得力可濕性粉劑6克/畝。還有丁草胺與農(nóng)得時混劑(丁芐混劑)、快殺稗與草克星混劑(神鋤2號)、快殺稗與農(nóng)得時混劑(二氯芐混劑)等,這些混劑的畝用藥量,按寫在包裝上的使用說明書上的規(guī)定來確定。任選以上土壤處理除草劑的一種在拋栽秧苗后7~10天或插植秧苗后5~7天,用藥肥法或藥土法施藥,施藥時田里必須有3~4厘米深的水層,并在施藥后保持水層5~7天,以后按常規(guī)管理水稻。
2. 莖葉處理劑 25%苯達松水劑200~300毫升/畝;48%苯達松水劑100~150毫升/畝,兌水30公斤,在拋栽或插植秧苗后15~20天,田里已長有眾多的丁香蓼等雜草的草苗時,用噴施法施藥。為使藥液更好地附著在莖葉上,從而提高藥效,在噴藥前1~2天應(yīng)排掉田水,噴藥后1~2天復水,并保持3~4厘米水層5~7天。以后按常規(guī)管理水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guān)文章
-
沒有相關(guān)文章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nèi)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guān)!)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政策法規(guī)
- 醫(yī)學考試
- 醫(yī)藥資訊
- 結(jié)石研究
- 課題研究
- 培訓教學
- 科技成果
- 歷代名醫(yī)
- 耳穴知識
- 中醫(yī)典故
- 中醫(yī)詞典
- 中醫(yī)診斷
- 中醫(yī)經(jīng)絡(luò)
- 中醫(yī)腧穴
- 中醫(yī)名方
- 中醫(yī)臨床
- 中醫(yī)保健
- 中醫(yī)養(yǎng)生
- 孕育保健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老年保健
- 嬰兒保健
- 新婚保健
- 藥膳食療
- 祖?zhèn)髅胤?/a>
- 民間偏方
- 中藥詳解
- 護理技術(shù)
- 草藥圖譜
- 人體圖譜
- 不孕不育
- 燒傷燙傷
- 祛病靈符
- 療疾手印
- 性學文獻
- 學術(shù)爭鳴
- 中醫(yī)教育
- 中醫(yī)特色
- 中醫(yī)歷史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y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y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y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y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fā)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yī)藥發(fā)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