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邊兔耳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5 7:22:02 

【草藥名】: 金邊兔耳
【內容介紹】:
金邊兔耳 (《綱目拾遺》)
【異名】兔耳草(《慈航活人書》),兔耳箭、金茶匙(汪連仕《采藥書》),小鹿銜、銀茶匙、忍冬草、月下紅(《百草鏡》),兔耳一枝箭(《綱目拾遺》),撲地金鐘(《泉州本草》),天青地白、肺形草、毛馬香、牛眼珠草、橡皮草(《湖南藥物志》),大種巴地香(《貴州植藥調查》),一枝香、倒拔千金、毛鹿含草、紅金交杯、銅調羹、鐵交杯、通天草、山蝴蝶、豬心草、兔耳金邊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巴地虎、牛皮菜、朝天一柱香(《貴州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杏香兔兒風的全草。
【植物形態】杏香兔兒風多年生草本,具匍匐狀較短的根莖。
莖直立,高30~60厘米,具棕色長毛,不分枝。
葉5~6枚,著生莖的下部,近乎輪生;卵狀長橢圓形,長3~10厘米,寬2~5厘米。
先端圓鈍,基部心臟形,全緣或呈波狀,稍有短刺齒疏生,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具棕色長絨毛,有時下面呈紫紅色;葉柄長3~10厘米,有棕色絨毛。
頭狀花序細長,有短梗或近于無梗,成總狀花叢。
總苞細管狀,長約15毫米,寬約3毫米;苞片多層,外層苞片較短,卵狀狹橢圓形,長約4毫米,內層苞片披針形,長15毫米,先端尖銳,花白色,稍有杏仁氣味。
瘦果倒披針狀長橢圓形,長4.5毫米,寬約1毫米,扁平,基部狹窄,有縱條紋和細毛;冠毛棕黃色,長約10毫米。
花期9~10月。
生于山坡陰地。
分布華東、中南各地。
【藥理作用】水煎液(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其抑菌圈清晰透明,直徑有17毫米(紙片法)。
【性味】甘,寒。
①《綱目拾遺》:味甘淡。
性寒,味苦。
②《泉州本草》:苦,寒,無毒。
③《貴州草藥》:性溫,味微甜。
【歸經】《綱目拾遺》:入肺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治虛癆咳血,汲熱黃疸,水腫,癰疽腫毒,瘰疬。
①汪連仕《采藥書》:入血分,止吐血,治肺癰。
②《綱目拾遺》:治虛癆吐血。
行血涼血,清肺火。
治吐血,癆傷,肺癰,肺痿,黃疸,心疼,跌打,風氣,傷力,咳嗽咯血,腫毒。
③《泉州本草》:清熱瀉肺火,涼血止血。
治肺癰,腸癰,肺虛骨蒸癆熱,癰疽腫毒。
④《湖南藥物志》:消炎解毒,止血生肌。
⑤《貴州草藥》:散寒解表,利水除濕,解毒軟堅,鎮驚。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外用:搗敷或搗爛塞鼻。
【選方】①治咳嗽吐血:㈠杏香兔耳風。
煮豬肺食。
㈡杏香兔耳風三至五錢。
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②治水腫:㈠大種巴地香根二兩。
煎水服。
(《貴州草藥》)㈡鮮杏香兔耳風根。
加食鹽搗爛,敷肚臍上。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骨蒸勞怯:兔耳一枝箭,蒸雞服。
(《綱目拾遺》) ④治腸癰,肺癰:兔耳草二兩,白石楠葉嫩腦十二個,好酒煎服。
(《慈航活人書》) ⑤治跌傷:杏香兔耳風。
水煎服。
⑥治腫毒:杏香兔耳風。
搗爛敷患處。
⑦治鼻疳,蟲病:杏香兔耳風。
搗爛,塞鼻孔內。
⑧治刀傷蛇咬傷:杏香兔耳風。
搗爛外敷。
(⑤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⑨治九子瘍:大種巴地香。
搗絨敷患處。
【內容介紹】:
金邊兔耳 (《綱目拾遺》)
【異名】兔耳草(《慈航活人書》),兔耳箭、金茶匙(汪連仕《采藥書》),小鹿銜、銀茶匙、忍冬草、月下紅(《百草鏡》),兔耳一枝箭(《綱目拾遺》),撲地金鐘(《泉州本草》),天青地白、肺形草、毛馬香、牛眼珠草、橡皮草(《湖南藥物志》),大種巴地香(《貴州植藥調查》),一枝香、倒拔千金、毛鹿含草、紅金交杯、銅調羹、鐵交杯、通天草、山蝴蝶、豬心草、兔耳金邊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巴地虎、牛皮菜、朝天一柱香(《貴州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杏香兔兒風的全草。
【植物形態】杏香兔兒風多年生草本,具匍匐狀較短的根莖。
莖直立,高30~60厘米,具棕色長毛,不分枝。
葉5~6枚,著生莖的下部,近乎輪生;卵狀長橢圓形,長3~10厘米,寬2~5厘米。
先端圓鈍,基部心臟形,全緣或呈波狀,稍有短刺齒疏生,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具棕色長絨毛,有時下面呈紫紅色;葉柄長3~10厘米,有棕色絨毛。
頭狀花序細長,有短梗或近于無梗,成總狀花叢。
總苞細管狀,長約15毫米,寬約3毫米;苞片多層,外層苞片較短,卵狀狹橢圓形,長約4毫米,內層苞片披針形,長15毫米,先端尖銳,花白色,稍有杏仁氣味。
瘦果倒披針狀長橢圓形,長4.5毫米,寬約1毫米,扁平,基部狹窄,有縱條紋和細毛;冠毛棕黃色,長約10毫米。
花期9~10月。
生于山坡陰地。
分布華東、中南各地。
【藥理作用】水煎液(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其抑菌圈清晰透明,直徑有17毫米(紙片法)。
【性味】甘,寒。
①《綱目拾遺》:味甘淡。
性寒,味苦。
②《泉州本草》:苦,寒,無毒。
③《貴州草藥》:性溫,味微甜。
【歸經】《綱目拾遺》:入肺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治虛癆咳血,汲熱黃疸,水腫,癰疽腫毒,瘰疬。
①汪連仕《采藥書》:入血分,止吐血,治肺癰。
②《綱目拾遺》:治虛癆吐血。
行血涼血,清肺火。
治吐血,癆傷,肺癰,肺痿,黃疸,心疼,跌打,風氣,傷力,咳嗽咯血,腫毒。
③《泉州本草》:清熱瀉肺火,涼血止血。
治肺癰,腸癰,肺虛骨蒸癆熱,癰疽腫毒。
④《湖南藥物志》:消炎解毒,止血生肌。
⑤《貴州草藥》:散寒解表,利水除濕,解毒軟堅,鎮驚。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外用:搗敷或搗爛塞鼻。
【選方】①治咳嗽吐血:㈠杏香兔耳風。
煮豬肺食。
㈡杏香兔耳風三至五錢。
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②治水腫:㈠大種巴地香根二兩。
煎水服。
(《貴州草藥》)㈡鮮杏香兔耳風根。
加食鹽搗爛,敷肚臍上。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骨蒸勞怯:兔耳一枝箭,蒸雞服。
(《綱目拾遺》) ④治腸癰,肺癰:兔耳草二兩,白石楠葉嫩腦十二個,好酒煎服。
(《慈航活人書》) ⑤治跌傷:杏香兔耳風。
水煎服。
⑥治腫毒:杏香兔耳風。
搗爛敷患處。
⑦治鼻疳,蟲病:杏香兔耳風。
搗爛,塞鼻孔內。
⑧治刀傷蛇咬傷:杏香兔耳風。
搗爛外敷。
(⑤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⑨治九子瘍:大種巴地香。
搗絨敷患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