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兒醇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4 21:59:56 

[中文名稱] 牦牛兒醇
[英文名稱] Geraniol
[別 名] 香葉醇, Lemonol
[化學名稱] 2, 6-Octadien-1-ol, 3, 7-dimethyl- (E)-
[分 子 式] C10H18O;
[分 子 量] 154.24
[物理性質] 油狀液體。沸點229~230°/757mm, 114~115°/12mm。 d204 0.8894, n20D 1.4766. IRνmax cm -1: 3230, 2860, 1670, 1450, 1390, 1000; UVλ環己烷max nm (ε): 195 (17378); NMR (CDCl3)δ: 1.6,1.7, 2.1 4.1, 5.1, 5.4, 13CNMR (CH2)4O2)δ: 16.1, 17.6, 25.6, 26.8, 39.8, 58.6, 124.4, 125.3, 131.1, 136.9; MSm/e(%): 41 (100), 69 (100), 39 (26), 68 (23), 29 (18), 27 (15), 53 (14), 154 (4)[1]。
[成分分類] 揮發性成分
[藥理作用] 1. 抗菌: 有抗細菌和真菌作用, 對發須癬菌和奧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0.39mg/ml[10,11]。2. 驅蟲: 有驅豚鼠蛔蟲作用[12,13]。3. 其它: 小劑量能抑制大鼠的自發活動。大鼠口服, 能抑制胃腸運動 (食糜的通過速度減慢), 對大腸運動影響不大。接近致死量時有瀉下作用。 小量口服, 對大鼠有輕度利尿作用[14,15]。4. 毒性: 大鼠口服LD50為4.8g/kg, 兔靜脈注射為50mg/kg[14,15]。臨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效果較好, 不僅有改善肺通氣功能和降低氣道阻力的作用, 而且對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也頗有裨益,且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的優點[16]。
[毒 性]
[不良反應]
[用 途] 抗菌, 驅腸蟲, 毒性
[成分來源] 蕓香科植物九里香 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葉[2], ^a百合科植物^b大蒜 Allium sativum L. ^c揮發油[3], ^a樟科植物^b月桂 Laurus nobilis L.^c葉[4], ^a松藻科植物^b刺松藻 Codium fragile (ur.) Har. ^c全藻[5], ^a唇形科植物^b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 ^c全草[6], ^a 牛兒苗科植物^b 牛兒苗 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c揮發油[7], ^a禾本科植物^b蕓香草 Cymbopogon distans(Nees)A. Camus ^c揮發油[8], ^a薔薇科植物^b玫瑰 Rosa rugosa Thunb. ^c揮發油[9]。
[英文名稱] Geraniol
[別 名] 香葉醇, Lemonol
[化學名稱] 2, 6-Octadien-1-ol, 3, 7-dimethyl- (E)-
[分 子 式] C10H18O;
[分 子 量] 154.24
[物理性質] 油狀液體。沸點229~230°/757mm, 114~115°/12mm。 d204 0.8894, n20D 1.4766. IRνmax cm -1: 3230, 2860, 1670, 1450, 1390, 1000; UVλ環己烷max nm (ε): 195 (17378); NMR (CDCl3)δ: 1.6,1.7, 2.1 4.1, 5.1, 5.4, 13CNMR (CH2)4O2)δ: 16.1, 17.6, 25.6, 26.8, 39.8, 58.6, 124.4, 125.3, 131.1, 136.9; MSm/e(%): 41 (100), 69 (100), 39 (26), 68 (23), 29 (18), 27 (15), 53 (14), 154 (4)[1]。
[成分分類] 揮發性成分
[藥理作用] 1. 抗菌: 有抗細菌和真菌作用, 對發須癬菌和奧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0.39mg/ml[10,11]。2. 驅蟲: 有驅豚鼠蛔蟲作用[12,13]。3. 其它: 小劑量能抑制大鼠的自發活動。大鼠口服, 能抑制胃腸運動 (食糜的通過速度減慢), 對大腸運動影響不大。接近致死量時有瀉下作用。 小量口服, 對大鼠有輕度利尿作用[14,15]。4. 毒性: 大鼠口服LD50為4.8g/kg, 兔靜脈注射為50mg/kg[14,15]。臨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效果較好, 不僅有改善肺通氣功能和降低氣道阻力的作用, 而且對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也頗有裨益,且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的優點[16]。
[毒 性]
[不良反應]
[用 途] 抗菌, 驅腸蟲, 毒性
[成分來源] 蕓香科植物九里香 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葉[2], ^a百合科植物^b大蒜 Allium sativum L. ^c揮發油[3], ^a樟科植物^b月桂 Laurus nobilis L.^c葉[4], ^a松藻科植物^b刺松藻 Codium fragile (ur.) Har. ^c全藻[5], ^a唇形科植物^b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 ^c全草[6], ^a 牛兒苗科植物^b 牛兒苗 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c揮發油[7], ^a禾本科植物^b蕓香草 Cymbopogon distans(Nees)A. Camus ^c揮發油[8], ^a薔薇科植物^b玫瑰 Rosa rugosa Thunb. ^c揮發油[9]。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