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納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4 21:09:47 

婆婆納

【別名】卵子草、石補釘、雙銅錘、雙腎草、桑腎子
【來源】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婆婆納Veronica didyma Tenore [V. agrestis sensu Miq. non L.],以全草入藥。春夏秋均可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歸經】淡,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理氣止痛。用于吐血,疝氣,睪丸炎,白帶。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鑒別特征:莖基部多少分枝成叢,纖細,匍匐或上升,多少被柔毛,高10~25cm。葉對生,具短柄,三角狀圓形,長5~10mm,通常有7~9個鈍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葉狀,互生;花梗略比苞片短,花后向下反折;花萼4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卵形,果期長達5mm,被柔毛;花冠藍紫色,輻狀,直徑4~8mm,筒部極短,蒴果近于腎形,稍扁,密被柔毛,在脊處混有腺毛,略比萼短,寬4~5mm,凹口成直角,裂片頂端圓,脈不明顯,花柱與凹口齊或略過之;種子舟狀深凹,背面波狀縱皺紋。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于2200m以下的荒地、林緣、路旁。陜西渭河流域9~10月出生,早春發生數量極少。花期3~5月,種子繁殖。種子于4月漸次成熟,約經3~4月的休眠后萌發。
原產地:西亞;廣布于世界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中國分布現狀:北京、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湖北、四川、重慶、貴州、廣西、云南。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救荒本草》(1406年)首次記載。田園中常見雜草,主要危害小麥、大麥、蔬菜、果樹等作物。

【別名】卵子草、石補釘、雙銅錘、雙腎草、桑腎子
【來源】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婆婆納Veronica didyma Tenore [V. agrestis sensu Miq. non L.],以全草入藥。春夏秋均可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歸經】淡,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理氣止痛。用于吐血,疝氣,睪丸炎,白帶。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鑒別特征:莖基部多少分枝成叢,纖細,匍匐或上升,多少被柔毛,高10~25cm。葉對生,具短柄,三角狀圓形,長5~10mm,通常有7~9個鈍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葉狀,互生;花梗略比苞片短,花后向下反折;花萼4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卵形,果期長達5mm,被柔毛;花冠藍紫色,輻狀,直徑4~8mm,筒部極短,蒴果近于腎形,稍扁,密被柔毛,在脊處混有腺毛,略比萼短,寬4~5mm,凹口成直角,裂片頂端圓,脈不明顯,花柱與凹口齊或略過之;種子舟狀深凹,背面波狀縱皺紋。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于2200m以下的荒地、林緣、路旁。陜西渭河流域9~10月出生,早春發生數量極少。花期3~5月,種子繁殖。種子于4月漸次成熟,約經3~4月的休眠后萌發。
原產地:西亞;廣布于世界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中國分布現狀:北京、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湖北、四川、重慶、貴州、廣西、云南。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救荒本草》(1406年)首次記載。田園中常見雜草,主要危害小麥、大麥、蔬菜、果樹等作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