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3 7:51:24 

水半夏 Rhizoma Typhonii Flagelliformis

(英)Whipformed Typhonium Rhizome
[別名] 土半夏、半夏、田三七、瘋狗薯。
[來源] 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的塊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塊莖圓錐形、橢圓形或倒卵形,直徑1~2cm,上部密生多數肉質須根。葉3~4,葉柄長15~30cm,中部以下具寬鞘;葉片戟狀長圓形,前裂片較大,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側裂片較小,長三角形。花序柄細長;佛焰苞管部綠色,檐部綠色至綠白色,頂端長鞭狀或較短。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長或短,頂端具淡黃綠色的附屬器。雌花序卵形,中性花序錐形,雄花序黃色。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漿果卵圓形,綠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田邊、山溪或低洼濕地。主產廣西。
[采制] 秋冬季采挖塊莖,除去外皮及須根,洗凈,曬干。
[性狀] 塊莖近圓形、橢圓形、圓錐形或倒卵形,直徑0.5~1.5cm,高0.8~3cm。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不平滑,上部有多數隱約可見的點狀根痕。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化學成份] 含有機酸、酚類化合物、鞣質、甾醇及生物堿。
[性味] 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燥濕,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外用鮮品治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咬傷。用量1.8~3g。
【別名】戟葉半夏
【來源】天南星科犁頭尖屬植物戟葉犁頭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以塊莖入藥。冬至前后采收。鮮用塊莖,隨時采挖,除去須根和葉、洗凈。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外用治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 2~3錢。外用鮮品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英)Whipformed Typhonium Rhizome
[別名] 土半夏、半夏、田三七、瘋狗薯。
[來源] 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的塊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塊莖圓錐形、橢圓形或倒卵形,直徑1~2cm,上部密生多數肉質須根。葉3~4,葉柄長15~30cm,中部以下具寬鞘;葉片戟狀長圓形,前裂片較大,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側裂片較小,長三角形。花序柄細長;佛焰苞管部綠色,檐部綠色至綠白色,頂端長鞭狀或較短。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長或短,頂端具淡黃綠色的附屬器。雌花序卵形,中性花序錐形,雄花序黃色。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漿果卵圓形,綠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田邊、山溪或低洼濕地。主產廣西。
[采制] 秋冬季采挖塊莖,除去外皮及須根,洗凈,曬干。
[性狀] 塊莖近圓形、橢圓形、圓錐形或倒卵形,直徑0.5~1.5cm,高0.8~3cm。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不平滑,上部有多數隱約可見的點狀根痕。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化學成份] 含有機酸、酚類化合物、鞣質、甾醇及生物堿。
[性味] 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燥濕,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外用鮮品治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咬傷。用量1.8~3g。
【別名】戟葉半夏
【來源】天南星科犁頭尖屬植物戟葉犁頭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以塊莖入藥。冬至前后采收。鮮用塊莖,隨時采挖,除去須根和葉、洗凈。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外用治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 2~3錢。外用鮮品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水半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