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葵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9 19:31:27 

名稱 : 黃葵
別稱 : 食香槿、秋葵、黃蜀葵、假三念
學名 : Abelmoschus moschatus
分類 : 錦葵科、秋葵屬
品種 : 黃秋葵依果形分為角形及圓形兩種,依果色分青綠及白綠兩色;常見的品種有五福、清福、永福、南洋、翠嬌等。
型態 : 高約150~180公分,莖直立,全株披粗硬毛;葉互生,長寬約13~15公分,掌狀3~5深裂,葉柄長10~12公分。
花黃色,單生葉腋;花瓣5片,中央具暗紅色。
果實蒴果,長橢圓形,長約7公分,寬約3.5公分;蒴果成熟時褐色,5裂,內有種子約100粒,種子徑約0.2公分。
用途 : 黃秋葵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嫩莢果中含有黏滑的汁液,具特殊香氣和風味,這種黏液由水溶性纖維果膠、半乳聚糖和阿拉伯樹膠等組成,可幫助消化,治療胃炎、胃潰瘍,以及保護肝臟和增強人體耐力的功效,也被許多國家定為運動員的首選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藥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排膿生肌,下乳通便。
花期 : 5~10月
日照 : 黃葵喜光,光照強度夠,有利于生長發育,并可提升結果率及質量;性喜溫暖,耐熱怕寒,不耐霜凍,夜溫低于14度C則生長不良。
管理 : 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忌連作。
繁殖 : 種子發芽、生長發育適溫25~30度C,開花結果期最適溫度26~28度C。
黃葵
【別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
【來源】錦葵科秋葵屬植物黃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葉、花入藥。秋季采根,鮮用或曬干;夏秋采葉,多鮮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性味歸經】微甘,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拔毒排膿。
根:用于高熱不退,肺熱咳嗽,產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結,阿米巴痢疾,尿路結石。
葉:外用治癰瘡腫毒,瘭疽,骨折。
花:外用治燒燙傷。
【用法用量】 3~5錢。葉外用適量敷患處。花浸油外搽。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稱 : 食香槿、秋葵、黃蜀葵、假三念
學名 : Abelmoschus moschatus
分類 : 錦葵科、秋葵屬
品種 : 黃秋葵依果形分為角形及圓形兩種,依果色分青綠及白綠兩色;常見的品種有五福、清福、永福、南洋、翠嬌等。
型態 : 高約150~180公分,莖直立,全株披粗硬毛;葉互生,長寬約13~15公分,掌狀3~5深裂,葉柄長10~12公分。
花黃色,單生葉腋;花瓣5片,中央具暗紅色。
果實蒴果,長橢圓形,長約7公分,寬約3.5公分;蒴果成熟時褐色,5裂,內有種子約100粒,種子徑約0.2公分。
用途 : 黃秋葵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嫩莢果中含有黏滑的汁液,具特殊香氣和風味,這種黏液由水溶性纖維果膠、半乳聚糖和阿拉伯樹膠等組成,可幫助消化,治療胃炎、胃潰瘍,以及保護肝臟和增強人體耐力的功效,也被許多國家定為運動員的首選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藥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排膿生肌,下乳通便。
花期 : 5~10月

日照 : 黃葵喜光,光照強度夠,有利于生長發育,并可提升結果率及質量;性喜溫暖,耐熱怕寒,不耐霜凍,夜溫低于14度C則生長不良。
管理 : 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忌連作。
繁殖 : 種子發芽、生長發育適溫25~30度C,開花結果期最適溫度26~28度C。
黃葵
【別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
【來源】錦葵科秋葵屬植物黃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葉、花入藥。秋季采根,鮮用或曬干;夏秋采葉,多鮮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性味歸經】微甘,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拔毒排膿。
根:用于高熱不退,肺熱咳嗽,產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結,阿米巴痢疾,尿路結石。
葉:外用治癰瘡腫毒,瘭疽,骨折。
花:外用治燒燙傷。
【用法用量】 3~5錢。葉外用適量敷患處。花浸油外搽。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