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肉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5 7:28:25 

【草藥名】: 鱉肉
【內容介紹】:
鱉肉 (《別錄》)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動物形態詳鱉甲條。
【化學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鈣107毫克,磷135毫克,鐵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黃素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
又每100克含維生素A13國際單位。
【性味】甘,平。
①《別錄》:味甘。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無毒。
③《本草圖經》:性冷。
【歸經】《本草求真》:入肝。
【功用主治】滋陰涼血。
治骨蒸勞熱,久瘧,久痢,崩漏帶下,瘰疬。
①《別錄》:主傷中益氣,補不足。
②《千金·食治》:療腳氣。
③孟詵:主婦人漏下羸瘦。
④《本草拾遺》:主熱氣濕痹,腹中激熱。
五味煮食之。
當微泄。
⑤《日華子本草》:益氣調中,婦人帶下,治血瘕腰痛。
⑥《本草圖經》:補虛,去血熱。
⑦《日用本草》: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
⑧《綱目》:作臛食,治久痢;作丸服,治虛勞,痃癖,腳氣。
⑨《本草備要》:涼血補陰,亦治瘧、痢。
⑩《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
主脫肛,崩帶,瘰疬,癥瘕。
【用法與用量】煮食或入丸劑。
【宜忌】脾胃陽虛及孕婦忌服。
①《日用本草》:與礬石相反。
②《本草備要》:忌莧菜、雞子。
③《本草從新》:脾虛者大忌。
④《隨息居飲食譜》:孕婦及中虛寒濕內盛,時邪未凈者切忌之。
【選方】①治骨蒸勞嗽:團魚二個,貝母、前胡、知母、杏仁、柴胡各等分。
上藥與魚同煮熟,取魚連汁食之。
將藥焙干為末,用骨更煮汁一盞,和藥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煎黃芪六一湯,空心送下。
病既安,仍服黃芪六一湯調理。
(《婦人良方》團魚丸) ②治心腹堅癥:蠶矢一石,桑柴燒灰,以水淋之五度,取生鱉長一尺者,納中煮之爛熟,去骨,細擘,銼,更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
一服七丸,日三。
(《補缺肘后方》) ③治寒濕腳氣,疼不可忍:團魚二個,水二斗,煮一斗,去魚取汁,加蒼耳、蒼術、尋風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以盆盛熏蒸,待溫浸洗。
(《乾坤生意》) ④治久瘧不愈:團魚一個,去肝、腸,用豬油燉,入鹽少許服。
(《貴州中醫驗方》)
【內容介紹】:
鱉肉 (《別錄》)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動物形態詳鱉甲條。
【化學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鈣107毫克,磷135毫克,鐵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黃素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
又每100克含維生素A13國際單位。
【性味】甘,平。
①《別錄》:味甘。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無毒。
③《本草圖經》:性冷。
【歸經】《本草求真》:入肝。
【功用主治】滋陰涼血。
治骨蒸勞熱,久瘧,久痢,崩漏帶下,瘰疬。
①《別錄》:主傷中益氣,補不足。
②《千金·食治》:療腳氣。
③孟詵:主婦人漏下羸瘦。
④《本草拾遺》:主熱氣濕痹,腹中激熱。
五味煮食之。
當微泄。
⑤《日華子本草》:益氣調中,婦人帶下,治血瘕腰痛。
⑥《本草圖經》:補虛,去血熱。
⑦《日用本草》: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
⑧《綱目》:作臛食,治久痢;作丸服,治虛勞,痃癖,腳氣。
⑨《本草備要》:涼血補陰,亦治瘧、痢。
⑩《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
主脫肛,崩帶,瘰疬,癥瘕。
【用法與用量】煮食或入丸劑。
【宜忌】脾胃陽虛及孕婦忌服。
①《日用本草》:與礬石相反。
②《本草備要》:忌莧菜、雞子。
③《本草從新》:脾虛者大忌。
④《隨息居飲食譜》:孕婦及中虛寒濕內盛,時邪未凈者切忌之。
【選方】①治骨蒸勞嗽:團魚二個,貝母、前胡、知母、杏仁、柴胡各等分。
上藥與魚同煮熟,取魚連汁食之。
將藥焙干為末,用骨更煮汁一盞,和藥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煎黃芪六一湯,空心送下。
病既安,仍服黃芪六一湯調理。
(《婦人良方》團魚丸) ②治心腹堅癥:蠶矢一石,桑柴燒灰,以水淋之五度,取生鱉長一尺者,納中煮之爛熟,去骨,細擘,銼,更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
一服七丸,日三。
(《補缺肘后方》) ③治寒濕腳氣,疼不可忍:團魚二個,水二斗,煮一斗,去魚取汁,加蒼耳、蒼術、尋風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以盆盛熏蒸,待溫浸洗。
(《乾坤生意》) ④治久瘧不愈:團魚一個,去肝、腸,用豬油燉,入鹽少許服。
(《貴州中醫驗方》)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