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艾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5 7:13:15 

【草藥名】: 太白艾
【內容介紹】:
太白艾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太白艾的全株。
【植物形態】太白艾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嫩時全體有短綿毛。
莖自基部分枝,斜上生長,帶紫色。
葉互生,3出羽狀分裂,長3~5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有厚白毛,裂片線狀披針形,中裂片通常再3裂;葉柄向基部漸狹細。
頭狀花序多數,黃色,集成緊密傘房狀;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膜質,紫褐色;花全部管狀,周圍花雌性,中心花兩性,長2~3毫米,有5裂齒。
瘦果有5棱或3~5角。
生于高山草坡。
分布陜西、甘肅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陰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用主治】祛風鎮靜,清熱解毒。
治小兒驚風,風濕麻木,闌尾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
【內容介紹】:
太白艾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太白艾的全株。
【植物形態】太白艾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嫩時全體有短綿毛。
莖自基部分枝,斜上生長,帶紫色。
葉互生,3出羽狀分裂,長3~5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有厚白毛,裂片線狀披針形,中裂片通常再3裂;葉柄向基部漸狹細。
頭狀花序多數,黃色,集成緊密傘房狀;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膜質,紫褐色;花全部管狀,周圍花雌性,中心花兩性,長2~3毫米,有5裂齒。
瘦果有5棱或3~5角。
生于高山草坡。
分布陜西、甘肅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陰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用主治】祛風鎮靜,清熱解毒。
治小兒驚風,風濕麻木,闌尾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