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秘方集一(1--138篇)第 7 頁
71.血臌:看法周身老黑色,皮內有紫色斑點者是也。用雄豬肚一個,去臟,茜草一兩 雄雞屎四兩炒焦 紫背浮萍一兩 老絲瓜筋半條 各藥裝入肚內。用麻線縫好。照前水臌煮法。煮好去藥。將肚切片。仍入原湯,再加螞蝗炒枯存性 干漆煅令煙盡各三兩 炒虻蟲 真花蕊石研末 真血竭各三錢 紅花 降香各五錢 甘遂 綿大戟面包煨 醋炒芫花哥二錢 照前文武火煮好去藥,食肚與湯,分作二三服,服后以大便下黑水數次為度,其臌自消,嚴禁鹽醬一百二十天。滿日開鹽,亦照前方服之。此治血臌第一神方不可輕忽。方內螞蝗必不可少。佚病愈后照服螞蝗法解之。
72.十種水腫:一清水。先從左右肋腫起,根在肝。大戟為君。二赤水。先從舌根腫起,根在心,葶藶子為君。三黃水。先從腰腹腫起,根在脾,炒甘遂為君。四白水。先從腳腫起,根在肺,桑白皮為君。五黑水。從腎囊腫起,根在腎,連翹為君。六玄水。從面腫起,根在外腎,醋炒芫花為君。七風水。從四肢腫起,根在骨,澤瀉為君。八石水。從腎腫起,根在膀胱,藁本為君。九高水。從小腹腫起,根在小腸,巴豆為君。十種水。或盛或衰,起根在腹,紅飯豆為君。十般腫病,各有根源。看十腫病根,除將君藥加倍用,余九味即以上各藥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用赤茯苓煎湯吞下。吞三丸不拘時。每日三服。愈后再用肉桂 干姜 肉豆蔻 赤茯苓 莪術醋炒 川芎 桔梗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開水下,每日早午晚一次。百發百中功效非常。
73.浮腫:一童子年十一歲,手足臂腿及指頭面遍身浮腫,數日后漸至沉重氣喘不眠,用黃皮柑子一個,同甜酒娘二斤,煮至醬干去柑內核,去柑連酒食之,二次痊愈。此林屋山人經驗方也。
74.虱癥:一人好吃虱至成虱癥。用舊梳舊篦一件各破作兩分,以一分燒研為末,以一分煮水調末服。即下出。此孫真人千金方也。
75.蛇癥:一人隔噎飲食不下,華佗見之云是蛇癥,用醋泡大蒜汁陳者佳,飲二三碗,并多食大蒜,后吐一蛇而愈。
76.蟲疾:此癥面色黃瘦,飲食少進,發時腹痛,口吐清水,用尖檳榔一兩 廣木香五錢 研極細末。大人每服五錢 ,小兒每服三錢開水調下。其寸白蟲即出大便而出。先用煎炒香味,令病人聞之,然后服藥,無不神驗。服藥須在月初乃效。病重者二三服即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