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3-17 23:49:21 

經絡學說除了前面介紹的內容外,還有根結、標本與氣街、四海等理論。它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經絡與人體各部的聯系。
《靈樞·根結》指出,足六經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結”在頭、胸、腹的一定部位。
竇漢卿《標幽賦》則進一步指出十二經脈的“四根”、“三結”,即十二經脈以四肢為“根”,以“頭、胸、腹三部為“結”。
《靈樞·衛氣》論述了十二經的標與本,大體上“本”在四肢,“標”在頭面軀干,其范圍較“根”“結”為廣。
十二經的“根”與“本”,“結”與“標”位置相近或相同,它們的意義也相似,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為經氣之所出;結者,標者,部位在上,皆為經氣歸結之所。
標本根結的理論補充說明了經氣的流注運行情況!鹅`樞·經脈》、《靈樞·逆順肥瘦》、《靈樞·營氣》等篇所論述的十二經脈逐經循環傳注的體系,使氣血周流不息,營養全身;而標本根結理論不僅說明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系,而且更強調四肢為經氣的根與本。在臨床上,針刺這些部位的腧穴,易于激發經氣、調節臟腑經絡的功能,所以,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主治病癥的范圍較遠較廣,不僅能治局部病,而且能治遠離腧穴部位的臟腑、頭面、五官病等。
氣街是指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鹅`樞·衛氣》說:“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氣街部位多為“結”與“標”的部位,基于這一理論,分布于頭身的腧穴可以治療局部和內臟疾患,部分腧穴又可治療四肢病癥。
《靈樞·海論》提出人有四海:腦為髓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谷之海,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又稱血海。
四海的部位與氣街類似,髓海位于頭部;氣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相互聯系,主持全身氣血津液。
腦部髓海,為神氣的本源,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主宰;胸部為氣海,宗氣之所聚之處,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的運行;胃為水谷之海,是營氣、衛氣的化源;沖脈起于胞宮,胞宮為血室,與月經關系密切,故為血海!峨y經》載“臍下,腎間動氣者”,為十二經之根本,是為原氣,通過三焦布于五臟六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宗氣、衛氣、營氣、原氣共同構成人體的真氣(正氣),真氣行于經絡者稱為經氣或脈氣。因此,四海的理論進一步明確了經氣的組成和來源。
《靈樞·根結》指出,足六經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結”在頭、胸、腹的一定部位。
經脈 | 根 | 結 |
太陽 | 至陰 | 睛明 |
陽明 | 厲兌 | 頭維 |
少陽 | 足竅陰 | 聽宮 |
太陰 | 隱白 | 中脘 |
少陰 | 涌泉 | 廉泉 |
厥陰 | 大敦 | 玉堂、膻中 |
竇漢卿《標幽賦》則進一步指出十二經脈的“四根”、“三結”,即十二經脈以四肢為“根”,以“頭、胸、腹三部為“結”。
《靈樞·衛氣》論述了十二經的標與本,大體上“本”在四肢,“標”在頭面軀干,其范圍較“根”“結”為廣。
經 脈 |
本部 |
標部 | |
足 三 陽 |
太陽 | 足跟至跟以上五寸中一段 | 眼 |
少陽 | 足竅陰 | 耳前 | |
陽明 | 厲兌 | 頸、頰、頑顙部 | |
足 三 陰 |
少陰 | 交信 | 背俞與舌下兩脈 |
厥明 | 足背 | 背俞 | |
太陰 | 內踝至踝上四寸一段 | 背俞與舌本 | |
手 三 陽 |
太陽 | 腕背 | 眼之上一寸 |
少陽 | 中渚 | 耳后、耳上角至目外眥 | |
陽明 | 肘部 | 鼻旁 | |
手 三 陰 |
太陰 | 寸口部 | 腋內動脈 |
少陰 | 銳骨之端 | 背俞 | |
厥陰 | 掌后兩筋之間二寸中 | 腋下三寸 |
十二經的“根”與“本”,“結”與“標”位置相近或相同,它們的意義也相似,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為經氣之所出;結者,標者,部位在上,皆為經氣歸結之所。
標本根結的理論補充說明了經氣的流注運行情況!鹅`樞·經脈》、《靈樞·逆順肥瘦》、《靈樞·營氣》等篇所論述的十二經脈逐經循環傳注的體系,使氣血周流不息,營養全身;而標本根結理論不僅說明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系,而且更強調四肢為經氣的根與本。在臨床上,針刺這些部位的腧穴,易于激發經氣、調節臟腑經絡的功能,所以,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主治病癥的范圍較遠較廣,不僅能治局部病,而且能治遠離腧穴部位的臟腑、頭面、五官病等。
氣街是指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鹅`樞·衛氣》說:“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氣街部位多為“結”與“標”的部位,基于這一理論,分布于頭身的腧穴可以治療局部和內臟疾患,部分腧穴又可治療四肢病癥。
《靈樞·海論》提出人有四海:腦為髓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谷之海,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又稱血海。
四海的部位與氣街類似,髓海位于頭部;氣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相互聯系,主持全身氣血津液。
腦部髓海,為神氣的本源,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主宰;胸部為氣海,宗氣之所聚之處,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的運行;胃為水谷之海,是營氣、衛氣的化源;沖脈起于胞宮,胞宮為血室,與月經關系密切,故為血海!峨y經》載“臍下,腎間動氣者”,為十二經之根本,是為原氣,通過三焦布于五臟六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宗氣、衛氣、營氣、原氣共同構成人體的真氣(正氣),真氣行于經絡者稱為經氣或脈氣。因此,四海的理論進一步明確了經氣的組成和來源。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