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涌泉 然谷 太溪 大鐘 水泉 照海 復溜 交信 筑賓 陰谷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穴位名稱: 涌泉 [經穴]
【作用】:清熱開竅,交濟心腎。
【主治】:①昏厥,頭頂痛,眩暈,小兒驚風,癲狂。②惡心,嘔吐。③咽腫舌干,小便不利,大便難。④足心熱。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Yǒng quán(KL1)
【類別】:井穴
穴位名稱: 然谷 [經穴]
【定位】:在足內側,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
【作用】:滋陰補腎,清熱利濕。
【主治】:①陰挺,陰癢,月經不調,帶下病。②小兒臍風,口噤。③遺精,消渴,足背腫痛。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類別】:滎穴
穴位名稱: 太溪 [經穴]
【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作用】:滋陰補腎,清肺止嗽,通調沖任。
【主治】:①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耳聾,耳鳴,月經不調,腰疼。②頭痛,頭暈,目視不明,牙痛,咽腫。③咳嗽,氣喘,消渴。④失眠。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Tài xī(KL3)
【類別】:原穴,輸穴
穴位名稱: 大鐘 [經穴]
【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后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
【作用】:滋陰補腎,清熱肅肺。
【主治】:①癃閉,遺尿,便秘。②咳血,氣喘。③癡呆,足跟痛。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Dà zhōng(KL4)
【類別】:絡穴
穴位名稱: 水泉 [經穴]
【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后下方,當太溪穴直下1寸(指寸),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
【作用】:調理沖任,清利下焦。
【主治】:①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陰挺。②小便不利。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Shuǐ quán(KL5)
【類別】:郄穴
穴位名稱: 照海 [經穴]
【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作用】:滋陰補腎,清利下焦,清心寧神。
【主治】:①咽喉干痛,便秘,癃閉。②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陰挺,陰癢。③癲癇夜發。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Zhào hǎi(KL6)
穴位名稱: 復溜 [經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作用】:滋陰補腎,清利下焦。
【主治】:①水腫,腹脹,泄瀉。②熱病汗不出,或汗出不止,盜汗。③下肢痿痹。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Fù liū(KL7)
【類別】:經穴
穴位名稱: 交信 [經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直上2寸,復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后方
【作用】:通調經水,清利下焦。
【主治】:①月經不調,崩漏,陰挺。②疝氣。③泄瀉,便秘。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Jiāo xìn(KL8)
【類別】:陰蹻脈郄穴
穴位名稱: 筑賓 [經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太溪與陰谷的連線上,太溪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
【作用】:調補肝腎,疏經活絡。
【主治】:①癲狂。②疝氣。③小腿疼痛。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Zhù bīn(KL9)
【類別】:陰維脈郄穴
穴位名稱: 陰谷 [經穴]
【定位】:在腘竄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鍵與半膜肌肌鍵之間
【作用】:調補肝腎,清熱利濕。
【主治】:①陽痿,疝氣,崩漏。②小便不利。③膝腘痠痛。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Yīn gǔ(KL10)
穴位名稱: 橫骨 [經穴]
【定位】:在下腹部,當臍中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調補肝腎,清利下焦。
【主治】:①少腹脹痛,小便不利,遺尿。②遺精,陽痿。③疝氣,陰部痛。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Héng gǔ(KL11)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大赫 [經穴]
【定位】: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調補肝腎,清利下焦。
【主治】:①遺精,陽痿。②陰挺,帶下。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Dá hè(KL12)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氣穴 [經穴]
【定位】: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調補肝腎,清利下焦,調理沖任。
【主治】:①月經不調,帶下。②小便不利。③泄瀉。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Qì xué(KL13)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四滿 [經穴]
【定位】: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調補肝腎,調經利水,消脹化滯。
【主治】:①腹痛,腹脹,泄瀉,水腫。②月經不調,痛經。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Sì mǎn(KL14)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的交會穴
穴位名稱: 中注 [經穴]
【定位】:在中腹部,當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益腎調經,清利下焦。
【主治】:①月經不調,痛經。②腹痛,便秘,泄瀉。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Zhōng zhù(KL15)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肓俞 [經穴]
【定位】:在中腹部,當臍中旁開0.5寸
【作用】:調補肝腎,疏理腸腑。
【主治】:①腹痛,腹脹,嘔吐,便秘,泄瀉。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Huāng Shū(KL16)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商曲 [經穴]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O.5寸
【作用】:調理脾胃,通腸消積。
【主治】:腹痛,泄瀉,便秘。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Shāng qū(KL17)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石關 [經穴]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和胃通腑,調理沖任。
【主治】:①嘔吐,腹痛,便秘。②不孕。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Shí guān(KL18)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陰都 [經穴]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和胃通腑,調理沖任。
【主治】:①腹痛,腹脹,便秘。②不孕。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Yīn dū(KL19)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
穴位名稱: 腹通谷 [經穴]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寬胸。
【主治】:腹脹,腹痛,嘔吐。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Fù tōng gǔ(KL20)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幽門 [經穴]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作用】:健脾和胃,疏肝止痛。
【主治】:腹痛,腹脹,嘔吐,泄瀉。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類別】:足少陰與沖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步廊 [經穴]
【定位】:在胸部、當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作用】:寬胸理氣,和胃降逆。
【主治】:①咳嗽,氣喘,胸脅脹滿。②嘔吐。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Bù láng(KL22)
穴位名稱: 神封 [經穴]
【定位】:在胸部,當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作用】:寬胸理氣,和胃降逆。
【主治】:①咳嗽,氣喘,胸脅脹滿。②乳癰。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Shén fēng(KL23)
穴位名稱: 靈墟 [經穴]
【定位】:在胸部,當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作用】:寬胸理氣,降逆止嘔。
【主治】:①咳嗽,氣喘,胸脅脹滿。②乳痛。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Líng xū(KL24)
穴位名稱: 神藏 [經穴]
【定位】:在胸部,當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作用】:寬胸理氣,降逆止嘔。
【主治】:①咳嗽,氣喘,胸痛。②嘔吐。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Shén Cáng(KL25)
穴位名稱: 彧中 [經穴]
【定位】:在胸部,當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作用】:寬胸理氣,降逆化痰。
【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滿。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yù zhōng(KL26)
穴位名稱: 俞府 [經穴]
【定位】:在胸部,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
【作用】:寬胸理氣,降逆化痰。
【主治】:①咳嗽,氣喘,胸痛。②嘔吐。
【歸經】:足少陰腎經穴
【國際代碼】:Shū fǔ(KL27)
- 相關文章
-
足少陰腎經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