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的概念及應用
原穴
(一)原穴概念: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腧穴,稱原穴。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又稱“十二原。”
原穴首載于《靈樞·九針十二原》。十二原穴。
原穴與原氣有關。《難經·六十六難》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氣)。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于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說明原氣導源于腎(包括命門),藏于丹田,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也是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原氣借三焦之道,貫通運行上,中、下三焦,輸布到五臟六腑,頭身四肢。原者,是三焦的一種尊稱。所以將三焦運行的原氣,其中注留于四肢部位的腧穴稱之為原穴。在十二原穴中五臟的原穴即本經五輸穴中的輸穴,所謂“陰經之輸并于原”。六腑則于輸穴之外,另有原穴。《難經·六十二難》對此釋為:“三焦行于諸陽,故置一腧,名曰原。”意思是三焦原氣行于外,陽經脈氣盛長,故于輸穴之外另有原。
(二)原穴臨床應用:原穴的臨床應用主要表現在診斷和治療兩個方面。
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的記載:五臟有疾時,往往在相應的原穴部位會出現一定的反應;反之,如果原穴部位出現各種異常,也同樣可以推知五臟的盛衰情況。如,應用現代的經絡測定儀測定原穴,根據所測數據推斷其相應臟腑,氣血的虛實。所以臨床針灸原穴則有調整其臟腑經絡虛實的作用。如咳嗽、氣喘可取肺之原穴太淵,心痛心悸可取心包之原穴大陵等,均有較好療效。另外,在配伍上,原穴往往與絡穴配伍,稱為原絡配穴,用以治療表里經之間的經脈和臟腑疾患。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