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主治規律
腧穴主治的基本規律,是指腧穴主治的一種規律性聯系。系統了解和掌握腧穴的這些內容,對于針灸臨床以及對腧穴作用機理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分經主治規律
十二經脈在四肢部的五輸、原、絡、郄穴對頭身部及臟腑病癥有特殊治療作用,這是腧穴分經主治的基礎,也是古人所總結的“四根三結” 主治規律的由來。四肢是“根”“本”,可治頭身“結”“標”遠道部病癥。
各經有本經主治病癥,鄰近經又有類似作用,或兩經相同,或三經相同,說明分經主治既有特性,又有共性。
(二)分部主治規律
任脈、督脈行于頭身前后正中,為手足陰陽經脈所交會.是各經的總綱。
頭身部從上而下分為頭、胸、上下腹,各與背腰部前后對應,這就是四海和氣街所在部位。胸和上下腹,又屬三焦的分布,這是十二經脈的“結”和“標”部,對于該部的臟腑、器官有鄰近主治作用。主要腧穴有臟腑俞募穴和任督脈上的交會穴,“臟腑腹背,氣相通應”,這是分那主治的規律,體現經脈在縱行分經的基礎上又有橫行分部的關系。任督脈由于地位的特殊對于整體有更大的作用。督脈以頭項部為重點,任脈以下腹部為重點,各部經穴主治,分別列表及圖解。
再如頸項和肩胛區,主局部病癥,頸項當頭與背之間,還主咽喉,熱病和上肢病癥;側脅部對于肝膽,側腹對于脾胃,與中焦范圍相類;腰髖部對下焦臟腑之外,主要用于下肢病癥,可參考經穴圖。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