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時期的藥酒文化
漢代時期的藥酒文化
漢代,隨著中藥方劑的發展,藥酒便漸漸成為其中的一個部分,其表現是臨床應用的針對性大大加強,所以其療效也進一步得到提高,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收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的二十五個醫案,這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醫案記載,其中列舉了兩例以藥酒治病的醫案,一個是濟北王患“風蹶胸滿”病,服了淳于意配的三石藥酒,得到治愈。另一個是茁川有個王美人患難產,淳于意用莨菪酒治愈,并產下一嬰孩。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則載有“婦人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紅藍花功能行血活血,用酒煎更加強藥效,使氣血通暢,則腹痛自止。此外,瓜蔞薤白白酒湯等,也是藥酒的一種劑型,借酒氣輕揚,能引藥上行,達到通陽散結,豁痰逐飲的目的,以治療胸痹。至于他在書中記載以酒煎藥或服藥的方例,則更為普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