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藥酒容易出現的六大誤區
泡藥酒容易出現的六大誤區
藥酒是酒和中藥共同加工制成的一種飲品,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于一體的藥酒,不僅配制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但是日常生活中泡藥酒卻隱藏著不少誤區,中醫五絕網在這里為您介紹一下泡藥酒容易出現的六大誤區。
誤區一:藥酒泡得越久越好
這是最常見的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酒是“陳年的香”,從前一年就開始泡今年用的藥酒。其實,如果室溫在20℃左右,較為干燥的條件下,藥材浸泡的時間大多應為15—30天。浸泡的時間主要和藥材的質地有關,枸杞子泡酒后如果發現酒顏色變紅,說明藥效已經泡出來了;如果是動物類的藥材如海馬、蛤蚧等,泡制的時間需要更長,但由于它們帶菌可能更多,因此泡好后更應盡快喝完。如果是泡藥酒有經驗的人,可在泡制過程中倒出來一點品嘗是否出味兒,但注意不要直接對著瓶口喝,這樣會污染剩下的酒,加快變質。
另外,溫度對藥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響,溫度高則浸泡的時間短些,溫度低則浸泡的時間長些。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泡制藥酒時,不應放入冰箱,因為這樣會影響藥效被泡出。如果在高溫、潮濕環境中,泡制時間應當酌情縮短。而如果在泡制期間未啟封瓶口,泡制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一般來說,藥酒泡制超過一個月后如果藥材沒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還會造成藥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損失藥效。但人參、黃芪、當歸等受影響不大,可多泡幾天。如果泡制的時間太長,酒精揮發后抑菌作用會降低,泡太久的藥材也可能霉變。有些霉變不能目測到,喝下變質的藥酒會對胃腸及肝臟造成損傷。如果喝藥酒后出現臉紅、頭暈、嘔吐、心跳過速等情況,應盡快就醫。
誤區二:所有藥材都適合泡藥酒
不是所有的藥材都適合泡藥酒,礦物類的中藥中的有效成分很難用酒泡出來。如果是以毒蛇為原料浸泡藥酒,則需要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選用。一般認為毒蛇在浸泡前應去頭,否則極易造成中毒。泡藥酒要選用中藥炮制品,如何首烏生品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只有炮制后才能起到養血滋陰、烏發的作用。如果要選用多種藥材,一定要根據中醫開具的藥方配置,不要隨意用多種藥物泡酒。
誤區三:藥材放得越多越好
酒與藥材的重量比應為10:1—20:1。質地較松散的藥材吸水性強可以多加些酒,如枸杞子可加20倍酒進行浸泡;質地堅實的藥材吸水性差可以少加些酒,如人參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一般要達到每10毫升酒中含有0.5—1克原藥材。每次飲酒20—30毫升(一小酒杯),每日飲酒2—3次。因此,有合適容器的情況下第一次以泡制2升左右為宜,取出藥材后應在一個月左右喝完。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