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
中醫五絕網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3-3-15 17:49:20

中醫外治產后病
女子產后,氣血驟虛,易出現諸多病癥。因哺乳,應盡量避免口服藥物治療。中醫外治方對產后病頗多效驗,以下介紹對幾種產后病的外治方法。
中醫外治產后發熱 桂枝50克,竹葉、白薇、山梔、黃連各15克,赤芍、黃芩、丹參各20克。將上藥共研為粗末,分裝在2個紗布袋內,略灑白酒,放鍋內蒸半小時,取出后略放置10分鐘,當溫度適合皮膚溫度時,放在雙側涌泉及肚臍處,在外敷前,先在穴位表皮上涂上香油以免藥物刺激皮膚,產生藥疹,每日換1次。或取老茅草葉、石菖蒲、陳艾各適量。將諸藥擇凈,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再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每次1劑。可疏風解表,祛濕止痛。
中醫外治產后惡露不凈及產后腹痛 益母草、紅花、桃仁各等量,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用黃酒調糊,外敷臍部,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用5~7天。或取益母草30克,蒲黃15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雙足心,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可活血止痛。
中醫外治產后遺尿癥 桑螵蛸5克,研為細末,清水適量調勻,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3~5天。或取銀杏仁、枸杞葉、烏梅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雙足心,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可健脾補腎,收斂固澀。
中醫外治產后尿潴留 生姜30克,豆豉10克,食鹽5克,連須蔥1棵,共搗爛如泥狀外敷于肚臍孔處,包扎固定,并時時用熱水袋熱熨,經10~30分鐘,小便即可通暢。或取山梔子5枚,獨頭蒜1個,精鹽、冰片少許。上藥共搗爛,用紗布包好,貼敷于肚臍孔處,膠布固定,可用熱水袋配合熱敷,約2小時后取下,一般使用1~2次即可。可溫陽化氣。
中醫外治產后子宮脫垂 補中益氣丸5~10粒,研為細末,用清水適量調糊,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1周。或取黃芪、升麻、棉花根各等量,水煎取汁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連續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