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治適宜技術-刮痧防治感冒
一、概述
刮痧術是治療中醫痧證的外治方法之一,是醫者使用一定的刮具和相應的介質刮拭皮膚,使皮膚出現一定的充血和瘀血樣的痧疹(而不是直接排出血液)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刮痧術所采取的刺激皮膚的手段,屬于中醫針灸學的范疇,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更有著明顯的民間流傳經歷,其確切的療效,更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有的地區更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普及地步。
近十多年來隨著對中醫傳統治法的不斷挖掘和整理,刮痧術已經被認為是在中醫經絡俞穴理論指導下,具有活血透痧防治疾病等作用的外治法,而且更被認為是中醫“刺絡瀉邪”的理論和方法的一部分,有著明顯地針對痧證中的肌膚痧證進行防治的特色。其使用的刮痧器具,由原始流傳于民間的小錢、銅錢、棉紗、棉線、瓷勺子等被規范為經過特殊打磨過的牛角板這種類似于古代镵針的刮具。所用的一般水、油等介質,也被規范為經過藥物浸泡和焠取的油劑和膏劑等等。現在隨著使用刮痧術的人員越來越多,刮痧術的應用范圍明顯擴大。比如,各種痛證、痹證、感冒、中暑、咳嗽、哮喘、眩暈、頭痛、胃痛、腹痛、腹瀉、嘔吐、痛經、帶下、小兒夜啼、癤瘡等等。病種涉及到內、婦、兒、外各科。特別在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的反復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腸胃功能紊亂、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等多種疑難病證中,顯現出刮痧術的獨特療效。
刮痧術的主要適應癥是痧證中的肌膚痧。因此我們在學習刮痧術時,一定需要明確痧證和肌膚痧等含義。
痧證在清康熙年間郭右陶先生著述的《痧脹玉衡》這本治痧專著中,被稱著痧脹。是中醫特有的一個疾病名稱。現在一般認為痧證是“多發于夏秋二季,因感于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氣或疫癘之穢濁出現的一些病證”。這種痧證定義,就是從疾病角度下的定義。
痧證還表現出絡脈受邪,閉塞不通的證候特點,因此,痧證不僅有著疾病方面的特性,同時還帶著中醫證候的特征。痧證證候的病性是人體感受疫癘、濕熱、寒濕、食積、痰濁等病邪之后形成瘀滯的實證;病位是在經絡系統中的絡脈,病勢有著絡脈受邪之后左注右、右注左的游走不定,以及伴隨或者隱藏在各種各樣的疾病當中的變化特點。簡單地概括痧證,它就是一個絡脈受邪閉塞不通的證候。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