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治法在腫瘤治療中的運用第 2 頁
增強免疫力
局部用藥可增強全身的免疫反應,這已得到了驗證。方法是將抗癌性強的中藥研粉調膏外敷患處和穴位。這類藥物一般有毒或有小毒,有些不能內服,有些未經過加工炮制也不能內服,如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雄黃等,但用于皮膚吸收是一個慢性過程,不通過胃腸及肝腎系統,一般不會引起全身中毒反應;至于局部出現痛、癢、皮疹等,則被認為是局部被激發起自愈能力的反應,只要不是高度全身過敏,病人又可耐受,可堅持應用。但應采用交替外敷部位和換用調和劑的方法,控制局部皮膚反應的強弱,使患者能耐受,則治療可以順利進行。
軟堅散結
軟堅散結在中醫治則中歸消法,“堅者消之”是中醫治療的常用方法。
中醫歷來認為,久病必瘀,十瘤九瘀,因此在用消法時多用活血化瘀及攻破之藥,如三棱、莪術、水蛭等,此類藥物克伐正氣,在腫瘤晚期應用同樣受到一定限制,但如果將此類藥物用于外治,則無上述之弊。另外,中醫認為,無寒不凝,外用上述藥物時,可適當加入蓽撥、于姜、附子、肉桂、細辛等辛溫藥,以辛能散,溫能化也。
治療胸水、腹水等并發癥
惡性胸水、腹水是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多數屬于疾病進展或復發的結果,也可作為癌癥的首發臨床表現。胸水常見于肺癌、乳腺癌、淋巴腫瘤等,腹水常見于肝癌、胃癌、大腸癌、卵巢癌及腹腔轉移癌等。目前西醫對惡性胸水、腹水的治療以全身用藥及胸腹腔注射藥物為主,對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如果配合應用中藥外敷,可提高療效,減輕痛苦。常用藥物有大戟、蕪花、甘遂、商陸、二丑、大腹皮、桑白皮等。多研粉調膏外敷,貼敷面積要大,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一般24小時換藥一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