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中醫外治法
乳腺增生又稱乳腺囊性增生病、小葉增生癥、乳腺結構不良癥等,是乳腺導管和小葉在結構上退行性、增生性的改變。情志內傷、沖任失調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臨床表現以乳房腫塊疼痛經前加重、經后減輕為主要特征,多見于30~50歲婦女。漢代的《中藏經》及宋代竇漢卿的《瘡瘍經驗全書》均稱其為“乳癖”;清代顧世澄《瘍醫大全》名為“乳痞” 。中醫藥治療乳腺增生病有獨特療效,內治以疏肝解郁、行氣化痰、調理沖任為主要治法。臨床常用小金片、逍遙丸和乳癖消片等治療。現中醫五絕網介紹幾則外治方法。
一、藥物乳罩
1藥用公丁香、郁金、地龍、絲瓜絡各15克,赤芍20克,共研細末,裝6厘米×5厘米棉白布袋2袋,外側加一層軟塑料膜。將藥袋置于乳罩夾層內,無塑料膜一面緊貼乳房并完全覆蓋患處,每周換藥袋1次,4周為1個療程。
2柴胡、青皮、陳皮各3克,川芎、赤芍、生白芥子、廣郁金、制香附各5克,砂仁、冰片各3克。上藥共研細末,用汗衫布一層,做成10厘米×10厘米口袋,裝入上藥,鋪平后固定在患側乳罩內。1周換藥1次,15日為1個療程。或用聚乙烯醇20克,加蒸餾水200毫升,加熱至糊狀,加入甘油40克與10克吐溫-80攪勻,再加入以上藥末(過7號篩)攪拌均勻后涂板。板面平鋪一層紗布,55℃干燥,脫膜,剪取直徑為15厘米圓形藥膜,制成雙側或單側有藥膜的乳罩佩戴。
3取生川烏、白芷、白芥子、乳香、沒藥、穿山甲、當歸、土鱉蟲各60克,香附45克,冰片5克,共研成極細末,裝瓶備用。用白棉布做成5厘米×5厘米藥袋,將上述藥粉30克左右均勻地撒于厚度適宜的海綿上,放入藥袋中。根據病變部位及腫塊多少,將藥袋固定于相應部位的乳罩上,戴上乳罩即可,直至病灶消失為止。
二、敷臍療法蒲公英、木香、當歸、白芷、薄荷、梔子、紫花地丁、瓜蔞、黃芪、郁金各18克,麝香4克。上藥研細末,每次取04克,填入臍窩,隨即用干棉球輕壓,并按摩片刻。然后用4厘米×4厘米膠布貼牢,3日換藥1次,8次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3個療程即有顯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