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曬紅綠
小暑到來的農歷六月,陽光熾烈,氣溫較高。雖酷暑難捱,但人們利用太陽曬衣曬被,浴人浴物,是人類聰明智慧的表現,約定成俗,千年不衷。
民俗淵源
“六月六曬紅綠”的習俗起源于唐代。傳說當年唐僧師徒歷經千難萬險從西天取回的佛經,在回國的途中不幸墮入大海,全部被海水浸濕。后天晴日朗,陽光明媚,他們把經卷曬干。這一天正是六月初六,因這好天氣來得十分及時,如同天賜一般,故而得名。
后來,人們就圍繞這天“天晴日朗”這個中心做文章,許多民俗就由此產生了。有曬書曬被的,說是可以殺死蛀蟲;有曬面做醬的,說是品高味美:有油刷門窗、梁柱的,說是能防水拒蝕;婦女則要洗頭,說是這天洗了頭一年頭發可不膩不垢;有吃餛飩的,說是可以預防疰夏病;有給貓狗洗澡的,說這天是貓狗的生日,洗澡可以防病驅災。
養生之道
現在看來,這些民俗雖然有夸大作用之處,甚至有些神秘的色彩,但大多數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六月六處于大暑過后、立秋之前,此時天氣炎熱,人們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集中進行——次滅菌、殺蟲的衛生活動,或對人、對家畜、對建筑物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護措施,從衛生學角度講都是有益的。
曬書、曬衣被,防蛀防霉
藏久了的書不僅容易受潮,引起書籍發霉、腐爛,而且容易被蛀蟲侵蝕,造成書籍的損害。況且書中也是多種細菌棲身的場所,在人們讀書時不知不覺引起擴散和傳播,造成一些疾病的發生。每年夏季把藏書搬出來曬曬太陽、通通風,潮氣被吸走了,蛀蟲和細菌被殺死了,這對書的保護和讀書者的健康都有積極作用。曬衣被也能起到這樣的作用,特別是為冬季御寒準備的棉衣、棉被在熱天曬曬太陽更好。因為除能消除細菌和潮濕的危害、對衣被起到必要的保護外,還能達到松軟棉絮、提高保溫程度的目的,使人冬天穿蓋起來更暖和。
當然,由于衣被的質地不同,對太陽光的承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別,在曬太陽時要掌握好分寸。如皮毛類衣物、腈綸制品比較耐曬,一般不會影響它的強度,可以放心曝曬;棉纖維、氯綸、滌綸制品耐光程度就稍差一些,曬的時間可稍短一些;絲綢、丙綸、錦綸制品耐光程度很差,稍微曬一下就行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