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患者影響社會和諧 綜合防治迫在眉睫
中國有164萬“星星的孩子”--自閉癥現狀堪憂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在1943年,一個叫Kanner的第一次報道且取名為“早發性嬰兒孤獨癥,當時自閉癥的表現描述主要為:①語言方面發育遲滯落后,喪失了用言語進行交往溝通的能力。②非常的孤僻,不能與其他人發展人際關系。③重復簡單的游戲活動及動作,缺乏對事物的想象力及靈活地運用它們的能力和技能,相當喜歡刻板地擺放物體的活動并希望維持環境不變。起病于嬰兒期或童年早期。隨著現代醫療診斷方法的不斷改進和大眾相關意識的不斷普及,自閉癥在近幾年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醫學上,自閉癥被歸類為一種由于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自閉癥患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常被稱作“星星的孩子”。
目前,按照有關機構統計,每166名兒童中有1名患自閉癥,中國自閉癥兒童數約為164萬人,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明確將自閉癥列為精神殘疾。如果按照每名自閉癥患者影響一家至少兩個大人計算,則至少要影響到300多萬人的生活與工作。
已經被確診為自閉癥的患者,通常語言發育遲滯、情緒暴躁并可能自殘自傷,有社會交往困難和情感表達障礙,興趣愛好狹窄并行為表現怪異。因此必須時刻有人照管,才能避免出現不測。
為確診自閉癥---家庭花費巨資費力耗時尚且投醫無門
西醫界很多研究人員懷疑自閉癥的病因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環境因素觸發。但是基因因素和環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論,盡管研究人員發現了七個經常出現在自閉癥病人的基因組。目前一般認為其常見的病因及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西醫的治療,現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臨床上具體干預方法有行為干預、結構化教育、語言訓練等。中醫對于自閉癥的病因,認為屬于腎虛、先天不足的范疇,診斷上主要通過望聞問切、八綱辨證來實現對具體患者的因人而宜的辨證施治,治療方法一般為推拿、按摩、針灸、中藥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