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舌下給藥法
中醫治病選擇合適的給藥方法,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重要環節。清代醫家徐大椿言:“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無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說明處方藥物對證而不能奏效的重要原因,就是服藥的方法不對。中醫在漫長的發展史中,開創了許多特殊的給藥方法,發揮著獨特的療效。
舌下給藥法是將藥物置舌下自然溶解,通過舌下黏膜吸收進而分布于全身的一種給藥方法。如《金匱要略》治療尸厥“脈動而無氣”的假死現象時,用“桂屑著舌下”,以溫開心竅,使心君能主神“泵血”,則氣血調暢,尸厥之疾自可復蘇。現代醫學也常用舌下給藥法治療急癥病人,如心腦血管發生意外是內科的急危重病癥,處理不及時常危及生命,采用舌下給藥可以迅速控制病情,爭取搶救時間。研究表明,口腔的黏膜薄、面積大,較皮膚更易為藥物穿透,其黏膜下有大量毛細血管匯總至頸內靜脈,不經肝臟而直過心臟,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加快或延長藥物的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減少給藥次數。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