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安全合理地服用人參呢?
在中藥中被稱為“參”的種類不少,如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苦參、玄參、丹參等,但我們平時進補所用多為人參。西洋參為益氣養(yǎng)陰生津之品,黨參、太子參亦有補氣作用,但其補益之力遠不及人參;至于苦參、玄參、丹參,雖也是常用中藥,但在植物來源和治療功效上與人參毫無瓜葛。
人參系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人參的干燥根,因種植、加工方法不同,有不同的名稱,其功效亦有差異。野生的稱為“山參”,近年很難見到,目前可見到上品為“移山參”,其補益功效較佳。而常見的參品多為種植,稱為“園參”,經(jīng)曬干或烘干后稱為“生曬參”,以上參品俗稱“白參”。經(jīng)蒸制加工的產品稱為“紅參”,產自朝鮮的稱為“高麗參”、“別直參”,為“紅參”中的上品,產自我國東北的稱為“新開河紅參”,補益力又在其次。
人參味甘、微苦、微溫,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腎、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近代藥理實驗亦證明,人參有調節(jié)神經(jīng)功能平衡、提高機體應激狀態(tài)、興奮垂體性腺系統(tǒng)、增加心肌收縮力、抗氧化、刺激骨髓造血、抑制血小板、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腫瘤、抗肝損、抑菌抗炎等多種作用。“白參”性稍偏平,可廣泛應用于各類人群,而“紅參”性偏于熱,適用人群又較之狹窄。
一般薄切參片,既可燉參湯服用,亦可泡茶,或者直接口服含化。因各人體質不同、人參質量參差不齊,最好能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確定服用的品種、用法和劑量。如經(jīng)過中醫(yī)辨證后,輔以補益中藥,則可發(fā)揮人參更大的補益作用。因人參不宜久藏,當年批號的人參應該當年服用,避免浪費,在服參期間禁服蘿卜和綠茶。
人參雖然大補,畢竟是藥材,一般而言,健康嬰幼兒、急性發(fā)熱者、胸悶腹脹者、疔瘡腫毒者、舌苔厚膩者均不宜服用人參;而高血壓病人、糖尿病病人、惡性腫瘤病人等在服用人參之前,必須向專業(yè)醫(yī)師咨詢。另外,參中佳品近年偽品較多,購買時需注意鑒別。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shù)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yǎng)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yè)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qū)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y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y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y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