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要有4顆“心”

中年人要經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一過程的艱苦磨煉,知識的豐富,經驗的積累,處事應變等都可說已達到較高水準和境界,心理發展也日趨成熟。可中年是人生這班車開得最快的時候,諸事勞形,萬事累心,工作、事業、家庭等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讓中年人感到身心交瘁,不勝重壓……所以,人到中年應該具備以下四顆“心”,以應付各種不良的心理刺激,提高自己在社會中的適應能力。
堅強心 樹立堅強的信念與理想。信念與理想對于心理的作用猶為重要。信念和理想猶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幫助人們保持平穩的心態,渡過坎坷與挫折等人生難關,防止偏離人生軌道,進入心理暗區。
寬容心 伴隨著自己事業的成功,中年知識分子往往容易落入人際關系的困窘之中。人生百態,萬事萬物難免都能夠順心如意,無名火與萎靡頹廢常相伴而生,合理協調人際關系有助于事業的發展,寬容是脫離種種煩擾,減輕心理壓力的法寶。
歡樂心 不少知識分子由于工作忙、時間緊而對業余愛好不屑一顧,有的甚至還認定業余愛好會導致玩物喪志。實際上,適當、健康的業余愛好,比如收藏、體育、旅游、音樂等,可以讓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間的樂趣,既能增長知識,又能廣交朋友。在偶遇心境不佳時,還起到放松緊張情緒的積極作用。
平和心 喜怒哀樂乃人之常情,但長期處于“極端情緒”之中,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極為不利。遇到失敗或不順心,無論是轉移回避還是設法自慰,都只能暫時緩解心理矛盾,而適度的宣泄具有治本的作用,當然這種宣泄應當是良性的,以不損害他人、不危害社會為原則,否則會惡性循環,帶來更多的不快。心理負擔若長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為心理障礙。同時,如果遇到高興之事,也不要“大喜”、“大樂”,而最好以平和的心境對待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