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其他食物與米同煮,那種類就更多,功用也就各異了。我國歷史上許多醫學家研制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粥,各起著不同的作用。
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補脾,養胃,除煩,止渴,尤其是煩熱、口渴的熱性病患者更適宜食用。
小米粥;豆類粥:紅豆粥利小便,消水腫,治腳氣;綠豆粥解熱毒,止煩渴。
玉米粥:治反胃,利大便;小玖麥粥治驚悸不安。
蔬菜粥:蘿卜粥寬中下氣,芹菜粥去伏熱利大小便;韭菜粥溫補脾腎。
肉類粥:羊肉粥溫補脾胃;雞肝、羊肝粥補肝明目;雞汁粥治勞損;鴨子、鯉魚汁粥消水腫;棗皮豬肝粥養肝益腎。
藥物粥:藥物或藥物同糧食、蔬菜、水、肉蛋水果共熬制粥,治療作用更加明顯。如:茯苓粥清上實下,對上焦有熱,脾虛患者最宜;紅苓粥治煩熱,益膽氣,治療失眠癥;杏仁粥治老年人咳嗽、哮喘;松子仁粥潤心肺,清大腸;蕙仁粥利尿去濕,清肺熱,補脾胃。菊花粥治高血壓、冠心病;枸杞粥治老年糖尿病;人參粥治性功能減退;芡實粥治遺精。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