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指冬天易發(fā)生的疾病或冬天癥狀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對緩解的夏季,尤其是酷暑三伏天選以大新大熱之藥,配以任督二脈為主經,選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陽肺經為輔經,施以治療的一種方法。中醫(yī)五絕網為大家介紹一下冬病夏治注意事項:
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傷陰。夏季氣候炎熱,易傷陰液,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精,所以應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鮮桂圓或荔枝等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涼之品。夏季炎熱,往往易貪涼飲冷,若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泄瀉腹痛、惡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膩之品。夏季易生暑濕,濕熱之邪易侵襲人體,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則易導致內外濕熱之邪合擊人體。
四是忌過量運動。以免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
冬病夏治,治療后最好不要去空調房,因為遇冷會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也不要劇烈活動。還要注意的是飲食,貼敷的當天最好不要吃冷飲以及冰鎮(zhèn)的食品。如果貼敷部位出現水泡了,盡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療科室進行相應的治療,穿干凈、柔軟、透氣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會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