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的營養價值
黃鱔的營養價值
黃鱔(Monopterus albus)屬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俗稱:鱔魚、鱓魚、羅鱔、蛇魚;是一種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和稻田中的魚類。黃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鱔肉中含蛋白質18.8克,脂肪 0.9克,還含有磷、鈣、鐵、維生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食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更是病后體虛、身體羸弱、營養不良者的上好滋補品。
黃鱔的營養價值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肴,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顏面神經麻痹。鱔魚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熱,能被胃液和加熱所破壞,一般煮熟食用不會發生中毒。民間用鱔魚血治病,是否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人們對滋補食品有冬有冬補,夏有夏補的講究。而在河鮮食品中,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之說。因為黃鱔經過春季的覓食攝生,到夏季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對各種身體狀況的人都具有滋補功能,故民間還有“夏令黃鱔賽人參”之說,這是民間在滋補食療上對黃鱔的稱頌。
死黃鱔不能食
因黃鱔死后其蛋白質結構崩解,有些細菌專愛襲擊其中的組氨酸,使組氨酸轉化成有毒的組胺,人吃了死黃鱔會發生中毒。活的或剛殺死的黃鱔體內沒有或很少有組胺,吃了不會發生中毒。皮膚瘙癢患者忌食鱔魚;外感熱病或陰虛內熱者慎食黃鱔。
黃鱔不宜爆炒
黃鱔又叫鱔魚、長魚,營養豐富,肉味鮮美,是淡水魚中的佳品。但要注意,食用黃鱔時不宜爆炒。因為爆炒的鱔魚絲或鱔魚片,雖味美可口,卻對人體健康不利。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