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服用止咳劑
怎樣服用止咳劑
冬季是咳嗽的高發季節;剂丝人灾螅S多人自然而然地會選擇喝止咳劑來止咳。由于止咳劑是液體,在服用時,有些人會把止咳劑兌上開水服用,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服用方法。
這是因為止咳劑一般制作為糖漿類復方制劑,若用熱水沖服,會稀釋糖漿,降低黏稠度,血液里的藥物濃度沒有達到應有的濃度,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保護性“薄膜”,影響療效。服用時,最好能在咽喉部停留一到兩分鐘,然后再吞咽。止咳劑在服用半小時內,最好不要飲用水或其他飲料,這樣也會破壞藥物的吸收。如果覺得止咳劑溫度過低,需要加熱服用的話,可將糖漿放在熱水中,用余溫加熱。
在服用抗生素、維生素及助消化藥的同時,也要注意使用溫開水沖服,而不能用熱開水,主要是這些藥品受熱后易被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
服藥前后勿食水果
很多人吃藥之時,為了沖淡藥物的苦味、澀味等不適口味,經常喜歡在吃藥后吃一些水果來調節口感,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做法。專家提醒,病人在服藥前、后半小時之內,最好不要食用水果,因為有些水果之中可能含有可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從而使得藥物的藥效降低。
某些水果含有一種鞣質成分,這在青澀的水果中存在較多,譬如未熟透的柿子、蘋果、杏等,盡管這些物質是天然的植物成分,但很容易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導致藥物在人體內聚集沉淀,溶解度變小,從而造成藥效降低。更有甚者,一些藥物和水果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后,會產生有毒物質,嚴重損害人的健康。
多數水果中含有檸檬酸和葡萄酸,它們會改變人體腸道內的PH值,進而間接影響藥物作用。有一些對PH值非常敏感的藥物,例如口服青霉素類藥物等,與山楂、葡萄等酸性較大的水果共同進入腸胃之時,必定會影響藥物的療效。此外,人在咀嚼時會引起胃酸分泌,進一步造成胃里的酸堿度不平衡,從而影響藥物的吸收率。例如,有些藥物本來空腹可以吸收60%,飯后服藥或者吃了水果后可能只能吸收40%。還有不少水果含有較多的纖維素,這樣還會影響藥物的代謝。
水果之中營養很豐富,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鈣和鎂等金屬離子,這些成分可以跟某些藥物如四環素等產生綜合反應,形成難以溶解的復合物,從而造成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受阻。人們經常服用的降血脂藥物、抗生素、安眠藥、抗過敏藥物等,均可能與水果中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使藥物失效,更有甚者產生毒副作用。譬如,某些抗過敏藥物可能與柚子、柑橘類水果發生反應,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引發致命性心室纖維性顫動。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服用抗過敏藥物如特非那定的同時,如果飲用了葡萄柚汁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中毒反應,嚴重者可能造成中毒死亡。
專家認為,一般情況下,在吃藥前后30分鐘內,最好不要吃東西,尤其不要吃水果、蔬菜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