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中傾聽的藝術
心理輔導中傾聽的藝術
會談是心理輔導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會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會談中的信息主要有兩種:一是認知性的,一是情緒情感性的。認知性信息主要包括事實、行為、觀點、意見等,可以稱之為內容。情感性信息主要包括心理感受、情緒、情感等,其共同特點是體驗。信息傳遞的方式也有兩種:言語的和非言語的。
作為心理輔導人員在輔導過程中所做的事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接收、理解來訪求助者的認知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另一方面是對此作出反應,即發出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
會談不僅僅是交流信息,還是會談雙方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人際關系。對于心理輔導人員來說,每一次輔導都是一次會談,并通過會談來達到影響和幫助來訪者的目的。有效的會談是需要技巧的,所以要提高輔導效果,就必須要掌握會談技術和技巧,其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技術。
傾聽并不是簡單地聽,它是全身心投入,專注地聽。輔導人員對當事人的談話不僅僅是聽聽而已,還要借助各種技巧,真正聽出對方所講的事實,所體驗的情感,所持有的態度。傾聽的習慣和態度比傾聽的技巧和技術更重要。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說不愿意聽,習慣于說不習慣聽。
傾聽時應注意以下藝術:
第一,充分運用開放性提問
在傾聽時,通常使用“什么”、“怎樣”、“為什么”等詞語發問,讓來訪者對有關問題、事件作出較為詳盡的反應,這就是開放性提問,這樣的提問會引出當事人對某些問題、思想、情感等的詳細說明。在使用開放性提問時,應重視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輔導關系上,只有當事人對輔導員的信任,他才會在提問時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要注意問句的方式、語調,不能太生硬或隨意。
第二,恰當運用封閉性問題
這類提問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對不對”、“有沒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詞語發問,讓來訪者對有關問題作“是”或“否”的簡短回答。輔導員使用這種封閉性的提問,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實真相,驗證結論與推測,縮小討論范圍,適當中止敘述等等。回答這些問題,只需一兩個詞、字或一個簡單的姿勢如點頭或搖頭等,簡潔、明確。但過多使用封閉式提問,會使來訪者處于被動的地位,壓抑其自我表達的愿望與積極性,產生沉默和壓抑感及被審訊的感覺。所以采用封閉性提問要適度,并和開放性提問結合起來。
第三,善于運用鼓勵和重復語句
指直接重復或僅用某些詞語如“嗯”、“講下去”、“還有嗎”等,來強化來訪者敘述的內容,并鼓勵其進一步講敘。重復來訪者敘述中的某些話語或內容,是鼓勵對方的一種主要方法。鼓勵與重復除了促進會談繼續外,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引導來訪者的談話朝著一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技巧,然而正是這一簡單的技巧,使輔導員得以進入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展現出對來訪者的關注和理解。
第四,準確運用說明
說明又叫釋義,就是輔導員把來訪者談話內容及思想加以綜合整理后,用自己的語言反饋給來訪者。說明最好是引用來訪者談話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詞語。說明使得來訪者有機會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擾,重新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關系,深化談話的內容,更清晰準確地作出決定。同時,也有助于輔導員確認一些關鍵的信息與線索,為會談的深入打下堅實基礎。
第五,有效運用情感反應
情感反應與說明十分接近,區別在于說明是對來訪者談話內容的反饋,而情感反應則是對來訪者情緒情感的反饋。也就是輔導員把來訪者的情感反應進行綜合整理后,再反饋給來訪者,如“你對此感到傷心”、“這事讓你很不愉快”等等。情感反應的最有效方式是針對來訪者現時的而不是過去的情感,如“你現在很痛苦”、“你此時的心情比較好”。另外,在運用這一技術時,要及時準確地捕捉來訪者瞬間的情感體驗,并及時進行反應,使來訪者深切體驗到被人理解的感覺,這時輔導就可能朝著更深入的境界邁進。
第六,避免傾聽時容易犯的錯誤
初學心理輔導的人不愿意傾聽,不重視傾聽,喜歡自己不停地說,這是慣常的錯誤。除此之外易犯的錯誤還有:急于下結論;輕視來訪者的問題,不認真聽;干擾、轉移、中斷來訪者的話題,對來訪者話題作道德或是非的評判;不適當地運用參與技巧,如詢問過多、概述過多等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