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女性解剖命名
中醫關于解剖一詞,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靈樞·經水》篇:“若失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中醫有關生殖器解剖的認識由于受歷史條件的限制,不像西醫研究深刻,但從歷代文獻關于婦女生殖器解剖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在封建制度下,能獲得有關婦女生殖器官解剖資料是非常可貴的。學習這些器官的中醫名稱、位置、形態和功能,對理解中醫婦科學的生理和病理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陰戶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的解剖術語。陰戶一詞最早見于《校注婦人良方》。陰戶又名四邊。根據《校注婦人良方》記載,陰戶相當于陰道口四周的組織,如陰蒂、陰道前庭、陰唇系帶及大小陰唇的部位。
后世歷代醫學家也較廣泛的使用陰戶這一名稱。如《醫學入門》等書籍中有“陰戶腫痛不閉者”,就是描寫前庭大腺急性炎癥時的癥狀。
四邊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名詞在有些中醫文獻上有四邊的記載,如《諸病源候論》有:“玉門、四邊皆散,子戶未安”。說明了四邊指陰道口外前后左右四邊,即前至陰蒂,后至大小陰唇系帶,左右應指大小陰唇,由此四邊與陰戶的解剖范圍一致,可認為四邊是陰戶的別名。
玉門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名詞。又名龍門、胞門。根據《脈經》等書記載:“已產屬胞門、未產屬龍門、未嫁女屬玉門”。關于龍門的位置,在《備急千金要方》記載龍門“在玉泉(即尿道口)下,女人入陰內外之際”。提示玉門、龍門、胞門的部位相當于外生殖器的陰道口的處女膜組織,只是外形改變而已。玉門為未婚婦女,處女膜尚完整;龍門為已婚未產婦女,處女膜已破裂;胞門則為已經生育過的婦女,由于分娩時胎頭、胎體經過該處,撕破和壓迫處女膜,檢查時只能見到處女膜邊緣的痕跡。但是,也有稱已婚、已產婦女為玉門的,如《婦人大全良方》有“產后陰脫,玉門不閉”等記載,因此在某些書籍中玉門并非未嫁女的專用名詞。而是已婚、已產者也可稱玉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