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性交痛的診治特點-性交痛
假如病史調查及隨后的體檢證實造成性交疼痛和性交不能的原因既不是男方因素所致,也不是女方的器質性因素所致,那么,很可能是心理性因素所造成的。從患者個人角度來說,應該注意獲得有關她們的整個精神心理狀態的詳盡的信息,以尋找可能存在的諸如焦慮、抑郁等情感障礙的蛛絲馬跡。雖然過去常常把性交疼痛看作是一種外科原因造成的問題,并在上世紀時成為常見的婦科手術指征,但外科干預顯然不會取得明顯效果。隨著本世紀以來心理學科的日益發展及其與多學科的交叉滲透,使得人們對這種性功能障礙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認識,并提出更合乎邏輯的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性交疼痛往往代表著一種嚴重的心理情感障礙,雖然性欲低下也會造成性交疼痛,但更多更經常的恐怕還是內心和人際因素的復合產物。在這種情形下,治療顯然應以性治療為主(即心理治療加上行為治療),兼顧婦科檢查和專科的特殊治療,此外,婚姻治療也有其特別的效果。從人際關系角度說,需要檢查性交疼痛給雙方和婚姻關系帶來的影響。所以單純依靠標準的婦科治療措施往往不容易收到明顯的效果,至于那些聲稱除了性關系有問題之外別的什么都好的夫婦,特別要警惕其中潛在的尚未為他們自己所認識到的其他方面的沖突,反之也常見整天爭吵不休的夫妻潛在著種種難言的嚴重的性問題,爭吵正是性沖突的外在表現形式,只不過雙方都不敢也不愿正視這一問題罷了。有關性交疼痛的主訴往往會使醫生忽視或誤解她們存在的其他方面的真正困難。
只有充分認識到性和諧和性相容性重要性的夫妻才會具有較好的預后,他們往往會注意到與建立令人滿意的和舒適的性關系有關的許多其他方面的問題。由于性治療在西方的興起與日益普及,西方國家的許多夫妻紛紛自行處理和解決他們的程度較輕的性功能障礙,所以目前臨床上所見到的性功能障礙要比十幾或二十幾年前復雜得多。但在國內的情況則恰恰相反,許多夫妻缺乏最基本的性知識,遇到問題又諱疾忌醫,結果只能長期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向病人進行基本的性教育似乎是很必要的,它是開展正式治療之前的必修課,醫生從問題的發生順序,對病人自己和對伴侶的影響、就診前病人尋求過哪些幫助等問題都可以看出病人對所存在障礙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說病人對性障礙病因病理有無認識。
治療常常涉及最大限度地減少并發的器質性因素,如使用包括局部麻醉劑在內的使交感神經緊張釋放緩解的藥物。一旦獲得一定程度的舒適與緩解就可以采用治療陰道痙攣時 經常用的陰道松弛訓練方法。它指的是讓病人在充分松弛的情況下向陰道內插入手指的作法,如果插入導致不適或疼痛就停止下來繼續放松,然后再插入,如果訓練很順利,可嘗試插入2指或3指,直至真正性交時也不會引起疼痛為止。
還應告訴病人心理因素在性反應中的重要影響,比如陰道的潤滑和陰道管的擴張與延伸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如果婦女尚未喚起就發生性交,自然會給她們帶來某種不適或疼痛,但大多數情況下它尚不會造成嚴重疼痛。如果一旦同時存在某種局部疾患,過度焦慮之類的心理因素,或既往遭受過消極的或痛苦的經歷時,過早過深的插入便會給婦女帶來疼痛和心理傷害。也可以說先有致痛的疾患或消極的經歷,然后對所發生的問題越來越失去控制,于是性反應減弱,焦慮則不斷加重,最后形成惡性循環。一般來說器質性因素容易使疼痛集中在某個固定的區域,而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則具有飄乎不定的游走性和時輕時重的特點,當然,心理因素有時也可使疼痛點固定,需要注意鑒別。
醫生若發現病人自己在性交開始時先限制陰莖的插入或過深的插入有助于緩解和減輕性交疼痛的發生,這就提示病人可能存在心理方面或婚姻關系方面的其他問題的可能性,它們的影響可能迭加于原先存在的某些器質性因素的影響,這時除治療器質性問題外,還應安排性感集中訓練等行為治療,以求解決并存的其他問題。
比如,一位中年婦女來門診咨詢,因為她在性交時總會出現陰道深處的疼痛感。醫生一邊給她作盆腔檢查和采集宮頸粘液涂片,一邊詢問她的病史有多久了,她自稱有半年了。醫生又問在半年前你的生活中是否發生過什么特殊事件?病人突然抽泣起來,她過了一會兒告訴醫生她父親去世了。原來她和父親的感情極好,直到現在她一想起這件事還忍不住要哭出來。醫生發現她的子宮呈后位,在醫生檢查時她能感到輕微疼痛。醫生說子宮后位是其性交疼痛的原因之一,當醫生坐下來書寫病歷時,病人突然說:"沒事了"。其實,這種輕微的性交疼痛在半年之前也一直存在,但她能耐受并擺脫疼痛的困擾,現在她又覺得好了,她想她不會再喊疼了。
原來,這半年的疼痛主要是因為她始終沉浸在對父親去世的巨大悲痛之中,哪有什么情緒性交呢?可是她那位丈夫自然不會如此悲痛,這就使她對性交產生一種厭惡情緒,于是疼痛自然加劇。而她在體檢時向醫生傾訴和宣泄了這種內心的悲痛之后,她開始豁然而通了,她不該把父親去世和性交疼痛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這時半年來失去的心理平衡終于恢復了,她的疼痛也就不復存在了,她后來果然又能重新享受性交的歡樂了。所以,詢問病史要盡可能詳細,要善于找出可能影響性反應的蛛絲馬跡,醫生還應同時關注病人的軀體和情緒反應,不要單純集中精力于軀體是否存在任何病理狀祝,而忽略了心理的和社會的影響因素。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