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主治第 3 頁
(十四)大腸 耳輪腳上方內1/3處。具有通利大腸、清熱祛風、止咳通便之功。可用于腸功能紊亂、腹瀉、便秘、腹脹等癥。
(十五)小腸 耳輪腳上方中1/3處。具有分清別濁、助消化等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等癥。
(十六)胃 耳輪腳消失處周圍。主治各種胃病及胃腸功能紊亂等。
(十七)三焦 位于耳甲腔底部內分泌穴上方。適用于腹脹、便秘、浮腫、肥胖等。
(十八)皮質下(消化系統皮質下區) 位于對耳屏內側面下1/2的中點。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及調整胃腸功能。
(十九)饑點 外鼻與腎上腺連線之中點。可控制飲食量、減少饑餓感。適用于肥胖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的治療。
(二十)渴點 外鼻與屏尖連線中點,可控制飲水量。適用于糖尿病、尿崩癥、神經性多飲等治療。
(二十一)腹 腰骶椎前側耳腔緣。
(二十二)臀 對耳輪下腳后1/3處。
最后兩穴均作為肥胖部位的治療點。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