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是醫生,他知茶愛茶
孫中山先生是醫生,他知茶愛茶,他認為“茶是最合衛生最優美之人類飲料”。他說:“中國常人所飲者為清茶,所食者為淡飯,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為今日衛生家所考得為最有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壤,飲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壽”。
但是,由于清廷腐敗,茶葉市場為外侵奪,他說:“種茶、制茶為中國最重要工業之一,前此中國曾為經銷茶葉供給全世界之唯一國家,今則中國茶葉商業己為印度、日本所奪。唯中國茶葉之品質,仍非其他各國所能及”。“中國之所以失去茶葉商業者,因其生產費過高。生產費過高之故,在厘金及出口稅。又在種植及制造方法太舊”。他在“計劃”中也提出了一些措施。但是,他提出的一些措施,直到解放后在共產黨領導下人民政府才實現。
五十年代初,毛澤東同志到杭州,曾關心龍井茶葉的生產;他對梅家塢茶山的印象很深,所以后來他在安徽農村考察時,一次指著一荒山野嶺向當地群眾說,這里水土條件都很好,如果能在山坡上象杭州西湖邊上那樣開辟茶園,既可以富了自己,也為國家增加農產品。
從51年春天起至57周恩來五次到梅家視察,對龍井茶業“作了多次指示,提高產量,改良質量。這在他給夫人鄧穎超的信中,可以看到他對茶的研究精神。信中說:“西湖五多,我獨選其茶多,如能將植茶、采茶、制作全套生產過程探得,你才稱得起茶王,否則不過是茶壺而已。”
痛心的事是前年在某些賓館、大飯店的宴會中,用龍井茶洗手,用洋茶葉泡茶,這真是“國恥”。為什么崇洋媚外到此深度?(羅家慶)
陳毅元帥與茶
陳毅元帥1964年路過峨眉山萬年寺,老僧捧出香茶,他連啜三口,連稱“好茶”。問僧茶名,僧說正待將軍賜名。陳毅元帥說:“我是俗人俗口俗語,登不得大雅之堂!我看這茶形如竹葉,清秀悅目,就叫‘竹葉青’吧!”由此鼓勵下,萬年寺眾僧善種精加工,在1985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第24屆食品評選會上,獲金獎。
宋朝名人與茶
①范仲淹的《斗茶歌》是詠武夷茶的第一名篇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寫的《和章岷從事斗茶歌》,膾灸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園地里占有一席之地,這首斗茶歌說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閑適的茗飲中采取的一種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詩品)和煮茶技藝的高低。這種方式在宋代文士茗飲活動中頗具代表性,從他的詩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極品、也是作為斗茶的茶品。同時寫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況。其詩為: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吁嗟天產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蓂。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