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小兒便秘
近年來,便秘在小兒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以功能性便秘為多見。小兒便秘癥狀類似,是指以排便困難為主訴,表現為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兩天以上一次,排便困難,可伴少腹脹急、神疲乏力、胃納減退等癥。臨床要注意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所致的排便困難。記者采訪了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任醫師李師,請他介紹小兒便秘的中醫藥療法。
病位在大腸,病機在脾和肝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故糞便的排出與大腸功能關系密切。《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論》曰:“小兒便不通者,臟腑有熱,乘于大腸故也。”
小兒脾常不足,一方面是因為小兒生而未全、全而未壯,故其臟腑功能較弱,另一方面還因其處于旺盛的生長發育期,對水谷精氣的需求比成人相對高,而小兒脾氣尚弱,存在著運化功能不健的現象。若飲食調攝不當、情志變化,則易造成脾胃虛弱、運化無權,脾升胃降失常,濁陰不降,影響大腸氣機,致傳導功能低下,糟粕內留而便秘。
肝主疏泄,能調暢全身氣機,且能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和大腸傳導功能,以助大便排泄。小兒的生理特點為肝常有余,生機勃發,其氣機升多降少,糟粕不易順降而郁滯腸腑,故便秘者多;肝氣郁結,疏泄不暢,氣機壅滯,同時也影響了脾的運化,大腸氣行不暢,傳導失司,糟粕留滯,而成便秘。
攻補兼施,健脾行氣
李師介紹,根據小兒“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臟嬌嫩”的生理特點,治療小兒便秘應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臨床宜攻補兼施,以健脾行氣通便為治則,可采用口服中藥湯劑或推拿手法進行治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