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腦膜炎影響其少年期行為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嬰兒腦膜炎幸存者在少年期易出現行為問題。
腦膜炎的癥狀包括嚴重的頭痛、發熱、惡心、嘔吐和頸部強直,發病者絕大多數為兒童,死亡率達10%。腦膜炎分為無合并癥和有合并癥兩類,有合并癥指伴發高熱、驚厥或復發感染。
倫敦一家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985-1987年間不足1歲患腦膜炎的嬰兒進行調查,共739人(現在13歲),以606名健康兒童為對照組。他們對情緒問題、行為、多動及類似問題和社會技能進行了評估。研究發現,腦膜炎幸存者在疾病愈后一年中出現行為問題的危險是對照組的2倍。46%的嬰兒期患有合并癥腦膜炎兒童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有行為問題,對照組僅為21%;而老師對此的評估比例分別為37%和23%。無合并癥腦膜炎患兒痊愈后也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父母和老師對該組的評估比例分別為38%和33%。該研究表明,腦膜炎對孩子具有遠期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腦膜炎患兒痊愈并不代表一切無憂,應對其進行隨訪,必要時需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治療或進行在校幫助。
腦膜炎的癥狀包括嚴重的頭痛、發熱、惡心、嘔吐和頸部強直,發病者絕大多數為兒童,死亡率達10%。腦膜炎分為無合并癥和有合并癥兩類,有合并癥指伴發高熱、驚厥或復發感染。
倫敦一家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985-1987年間不足1歲患腦膜炎的嬰兒進行調查,共739人(現在13歲),以606名健康兒童為對照組。他們對情緒問題、行為、多動及類似問題和社會技能進行了評估。研究發現,腦膜炎幸存者在疾病愈后一年中出現行為問題的危險是對照組的2倍。46%的嬰兒期患有合并癥腦膜炎兒童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有行為問題,對照組僅為21%;而老師對此的評估比例分別為37%和23%。無合并癥腦膜炎患兒痊愈后也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父母和老師對該組的評估比例分別為38%和33%。該研究表明,腦膜炎對孩子具有遠期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腦膜炎患兒痊愈并不代表一切無憂,應對其進行隨訪,必要時需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治療或進行在校幫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